慶陽六年張村與明朝朱元璋大移民淵源

慶陽六年張村與明朝朱元璋大移民淵源

“要問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一定是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地區人們脫口而出答案。明朝初期洪武年間六次全國性大遷移,是婦幼皆知的歷史事件,多少人尋根問祖都要從山西大槐樹下老鸛窩找尋。

西北黃土高原上的慶陽市就有這樣幾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徙而來的族群,而且直接用遷徙時間命名了村子名字。六年張村,二年張村,八年張村。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六年張村 。史志記載:明代洪武六年,一張姓氏族從山西大槐樹下啟程,一路翻山越嶺,櫛風沐雨,歷盡艱辛舟車勞頓的來到了西北地區的董志大原腹地的西峰東南方,看到這裡平疇沃野,一眼千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是一方能養人的熱土。於是經過慎密的考察選擇,找到了這塊絕佳的地方,落腳在此,開始了繁衍生息的生活,便有了六年張村這一稱謂。

慶陽六年張村與明朝朱元璋大移民淵源

第一次驅車去 六年張村,在莽莽大原行進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坐落在西峰區東南方的六年張村村邊。進入村子首先要經過一道兩邊臨溝的狹窄㙘峴山路,才可爬上對面塬頭進村。

遠遠眺望這個董志原塬畔的村落,讓我由衷的讚歎起六年張村的先民們。他們當年選擇的這塊地方,可謂充滿智慧。村子遠離官道,四面臨溝,進入村落需從西面三道狹窄的㙘峴通過才可進村,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屏障關隘功能。

我們知道,在古代明朝時期,並不發達的交通訊息和冷兵器時代因素,防範安全才是老百姓生存的第一大要務。張姓先民選擇這種天然的交通屏障,就是能有效阻擋兵荒馬亂年代入侵的匪災、兵災,而安心的居家樂業,躲避戰亂、匪亂。進入村子後,地勢平坦,莊稼茂盛,房屋錯落有致,的確是一塊難得的養人風水寶地。

從村子裡一張姓老伯口裡證實,他們這一支張姓族群,確實是在明朝洪武六年從山西大槐樹下分流遷移到這裡的,起初一門張姓,老先人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家族的歷史起源,遷徙脈絡,就索性給村子起名“六年”,不僅有紀念意義,還有族源考證的意義。從老伯口裡得知,他們這個村子現在官方名稱叫“六年張”村,是為了和不遠處的“二年張”“八年張”村區分開。

原來董志大原上除了明初洪武六年遷移過來的六年張村,還有洪武二年、洪武八年遷移至此的張姓大族,分別以年號命名村子名稱。

與此地不遠的二年張村,和六年張村有著大致相同的地形地貌,安全防禦功能特點顯著,可防可守,宜居宜業。

後來遷徙到此的八年張村落腳點,按古代以防禦安居為首要標準要求,他們居住地落腳在沒有天然屏障的董志大塬上,但他們頗具智慧的是,將落足落腳點選擇在六年張村西面。從地形地貌看,如果一旦遭遇大的兵匪災亂,八年張村民就可一路向東退避,然後快速地通過兩個㙘峴,投奔到同系一門的六年張村,來躲避防禦敵患。

這種洋溢著機智聰慧的選擇棲息地的謀略思維,正是二年張、六年張、八年張村先民及其後代能繁榮壯大的主因!

六年張、二年張、八年張村的移民後代,在近五百年間的斗轉星移、生生不息中,早已融入本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生活裡,氣息裡、人群裡,成為標準的原住民。今天的張氏後代,和我們一樣,也會抬起腳丫子,掰看小腳趾甲蓋,是不是傳說中的兩瓣兒,也會隨口而出的“解手”,傳承祖先一代長途跋涉中留下的艱辛和記憶……

慶陽六年張村與明朝朱元璋大移民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