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鱼愈发难钓,关键在于鱼变得狡猾,而狡猾更多体现在警惕性提高。钓鱼人钓技、钓法的调整、改变,大都是为降低鱼的警惕性,促使它放心摄食,本文以此为起点聊一聊鱼的警惕性与垂钓间的关系。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鱼警惕性的几个特征

鱼的种类不同,警惕性有高低之分,随着鱼的成长、发育,警惕性也在提高。鱼的警惕性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小鱼警惕性小,大鱼警惕性强

幼鱼警惕性极小,晚春观察水面,成群结队的幼苗游弋在进水岸边,笔者多次将一小块饵料投入岸边,小鱼不一会变聚集过来,有趣的是体积越大的幼苗离岸边距离越远,反之越近。大鱼之所以难钓,除去数量稀少外,摄食谨慎也是重要原因。白天摄食较少,主要还是夜间安静、安全时摄食。其根本原因是鱼的各项器官发育完善,尤其是下丘脑逐渐成熟所致。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鱼的警惕性可强化

玩黑坑的钓友清楚,正钓第一条,鱼吃饵迅猛,谨慎低;三五天之后,鱼被多次钩刺,刺痛感不断刺激鱼的神经,吃饵变得小时、谨慎,即鱼变滑口,这正是鱼警惕性提高的表现。鱼的警惕性增强、不断被强化,其实质是鱼已经把钩饵的状态、气味记忆下来。与人想象不同,据研究鱼的记忆可维持3个月的时间,对于饵料、鱼线,包括周围的水体环境能轻易地记录下来,当然危险、不安全的物体、环境更加深刻。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鱼的警惕性可被抑制

鱼的警惕性受多重因素影响,正因如此,如果一个因素发生显著变化,会致使鱼的警惕性迅速下降。比如夏季连续的阴天状态下,气压低、水体容量量不足,鱼会上浮,严重时有浮头现象。此时的鱼警惕性极低,笔者曾在农村鱼塘大量鱼群浮头的时候,用抄网斩获2/3条大鲤鱼。不难理解,鱼缺氧强烈的不适感,对氧气的需求远超其他因素,警惕、畏惧感可忽略不计。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实际垂钓过程中,如何降低鱼的警惕性

上文介绍了鱼警惕性的几个特征,对垂钓技巧、方法的选择、调整,以降低鱼警惕性的影响有指导、借鉴作用,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

首先是饵料的使用。饵料是垂钓各个环节中直接与鱼接触的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是鱼对其最敏感、警惕性最高的,这点在黑坑钓滑鱼尤其明显。前文提及多次鱼钩挂后,对饵料的味型、状态有了记忆,警惕性提高,所以再次遇到同样的饵料后,并不急于摄食,而是用身体触碰、尾巴摆动等多手段的试探。特别是用尾巴摆动饵料,因为尾巴分布大量的味觉细胞,在摆动过程中直接可品尝饵料的味道,如果是异常狡猾、谨慎的大鱼,直接选择逃离窝点。所以通常在黑坑垂钓,饵料再使用一段时间,诱鱼效果衰减显著,此时需要更换新味型的饵料是最佳选择。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其次是打窝细节。为更快、更多聚集到鱼,钓友通常会在自制的窝料中加入各种诱鱼物质,最典型的便是酒米。像常见的公丁香因香气浓郁,对鲤鱼极具吸引力常被用来泡药酒,再加入酒米;阿魏一股蒜臭味,但能刺激大鱼的摄食神经,促进摄食,也常被用来泡酒米。不过这两种物质一旦过量,却起反作用,气味强烈、刺鼻容易造成死窝,而问题的关键是窝料的气味刺激了鱼的嗅觉神经,换起了鱼的警惕性。酒米补窝时,通常建议少补,量宜少,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这个原因,担心过浓的气味搞乱鱼窝。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再者饵料的动态。鱼等警惕性与兴奋度是相辅相成的,警惕性高时,一般也较为活跃。前文提到,黑坑鱼警惕性高,才有充足的精力去试探饵料,有摄食的欲望,但没有好的机会释放。鱼的天性使然,对于自由缓慢下落的食物,警惕性下降,据研究这与食物类似于活跃在水体的小虫有一定的关系。像经典的飞铅钓法、行程钓法,在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利用饵料的缓慢下落,模拟活跃在水体的小虫,整个过程极具动感,对鱼的视觉刺激强烈,激发鱼的捕食欲望,从而吸引鱼的吸食。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最后是垂钓时间的选择。前文提到,每个时间段鱼的警惕性是不同的,最弱的时候多集中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天微微亮开,岸边浅水水体透光性较好,鱼群经过一整夜的活动,此时饥肠辘辘,在趋光性的驱使下,向岸边游动觅食。通常清晨又是气压略高,岸边溶氧量充足,此时的鱼警惕性低,笔者曾多次春夏野钓在水草处遇到大鱼游动,当然此时鱼情也较好,鱼口迅猛。

鱼的警惕性具有3大特征,垂钓细节中巧妙利用,有效提升渔获!

写在后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鱼的警惕性所具体的三个特征,接着对垂钓中的几个典型应用做了描述。鱼的警惕性,如果采用合理的垂钓方法,是能够有效减弱对垂钓的不利影响的。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几点,像饵料的颜色、线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乃至铅坠等等这些细节,都值得钓鱼人仔细研究,相信渔获有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