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12辛丑條約

義和團運動失敗後,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

中國近代史12辛丑條約

連環畫中的女性義和團形象

1901年,9月7日,奕劻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德、意、日、奧、西、比、荷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是:

(1)清政府向各國賠款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為擔保,分39年還清。加上年息四釐,本息共計9.82億兩.這筆賠款習慣上被稱為“庚子賠款”,是西方侵略中國以來數額最大的一次賠款。中國的關稅和鹽稅都受帝國主義控制。

(2)北京設立“使館區”,中國人民不得居住,允許列強駐兵。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成了列強侵華大本營。

中國近代史12辛丑條約

西人漫畫中逃亡西安的慈禧

(3)大沽炮臺和北京到大沽沿路炮臺一律削平,北京到山海關鐵路12個戰略要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侵略者可以隨時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4)懲辦在義和團運動中和帝國主義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違者皆斬”。要清政府惟命是從,進一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5)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以辦理今後對帝國主義的交涉。

中國近代史12辛丑條約

實際上的紅燈照與黃蓮聖母

列強通過《辛丑條約》加強了在中國的勢力和影響,除了敲詐勒索外,加強了對清政府的軍事監督和政治控制,確立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充當在華的代理人。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