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組合拳” 拼出“加速度”

“讓科學家精神光耀時代,讓科技創造新的價值。”科協組織協同發力,吹響“科創中國”集結號角,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服務企業復工達產、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壯大發展新動能。


以下內容由小福團整編自《全國學會防疫抗炎工作情況簡報(第47期)》之科技經濟融合專報12。


頭條熱點


“科創中國”吹響集結號。4月8日,中國科協印發《中國科協2020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打造“科創中國”科技經濟融通平臺、共建創新樞紐城市、推動科技志願服務、組織人才技術培訓、集聚海外智力創新創業、開展科技決策諮詢等六項重大年度任務。


頂層謀劃推進科技經濟融合工作。4月8日,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呂昭平同志主持召開科技經濟融合工作推進會,聽取關於“科創中國”建設、“科技服務團”建設的彙報,就相關問題開展深入討論,明確工作任務分工和工作節點,提出進一步推進重點工作的務實舉措。


聚焦AI促科技經濟融合。4月9日,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聯合騰訊科協騰訊集團發展研究辦公室中國科學報社共同舉辦“人工智能:科技與經濟融合新引擎”前沿科技在線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IEEE終身院士蔡自興等專家及300名業內人士參加。環球網、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中新社、光明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轉載。


需求調研


面向東、中部省份啟動區域產業需求調查。截至4月10日,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領導對中國科協關於開展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產業需求調研的函作出批示,要求省級科協和政府相關部門做好需求遴選和地市級城市推薦工作。

學會學術部啟動需求預調研,選取浙江嘉興和河南濮陽作為東部和中部代表,直接對產業一線中小企業負責人、基層科技與經濟產業發展部門負責人開展深度訪談。修改完善重點企業復工復產與轉型升級需求調查、區域產業需求調研以及一對一電話訪談、遠程焦點小組訪談提綱等調研問卷材料。


高端頂尖人才與實用專業人才“兩手抓”——浙江省嘉興市建議建立可行的交流合作機制,推進創新平臺和特色產業合作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加快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優鏈工作,賦能區域優勢產業。加快高端頂尖人才同時,加強實用專業人才“兩手抓”,吸引全球範圍內的頂尖人才和實用專業人才方面,給予科技型園區一定傾斜。


需求導向推動“一業一會、一業一科技服務團、一業一研報”——河南省科協圍繞地市層面主導產業組建學會,相關省市科協將當地產業發展納入中國科協科技服務團工作範圍,重點落實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編寫及發佈,形成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組織支撐。濮陽市對石油化工及生物基材料產業面臨的石化產品檔次偏低,存在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等共性問題,針對化工企業人才匱乏,技術創新能力偏弱,項目技術來源過度依賴外部資源,存在重複建設和產品差異化不突出等發展短板研提解決方案。


科技服務


首批“科技服務團”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盟在線簽約。4月9日,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會同學會服務中心召開專題視頻會,完成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寧波紡織服裝技術創新研究院、遼寧省新材料技術創新(園)中心、保定技術轉移與轉化服務中心等8項“科技服務團”首批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盟在線簽約。


“三庫”建設精準服務對接重點區域需求——中國化工學會邀請35個化工領域細分專業的100餘位院士專家,針對關鍵共性成果300餘項開展精準服務對接,與7個重點地區達成戰略服務協議。初步建成“科技智庫”、“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化工科技在線”的科技專家庫、供應庫、需求庫。


地會合作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與河南省濮陽市合作,充分調動學會資源,通過舉辦論壇、研討、展覽、技術對接、定向培訓等活動,組織專家團隊開展濮陽國土空間規劃佈局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研究,助力濮陽開展鄉村振興。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與江西省宜春市簽訂《江西省宜春市有色金屬產業協同創新聯合體協議》,建立有色金屬創新聯合體,開展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與協同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產業創新發展。


融通平臺


企業雲課堂直播 “疫情後的國際變局”——

4月10日,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全國工商聯宣教部共同主辦,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承辦的“抗疫情 化危機 促發展”企業雲課堂,邀請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長金燦榮講述“疫情後的國際變局”。中國科協綠平臺、科界與人民網、今日頭條、騰訊新聞、騰訊課堂等20多個平臺同步直播,包括多家地方科協、地方工商聯等在內的80餘萬人觀看直播,在線留言1萬多條。


“智慧醫療”網上路演線上線下齊發力——中國科協學技術傳播中心主辦“科技傳播助力企業發展”網上路演第7期活動,4家科創企業、70餘家創投機構代表參加了路演活動。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指導,京東數科產業AI中心在線舉辦題為“機遇不會“熔斷”,AI 將如何影響科技金融的下半場”的公開課,環球網、賽迪網等給予支持。


建言獻策


江蘇省主要領導同志對江蘇省科協報送的《關於做好疫情期間社會心態疏導與塑造的對策建議》作出批示。從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社會心態引導工作、合理使用輿論的管控、設立權威信息發佈平臺、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給出做好疫情期間社會心態疏導與塑造的對策建議。


中國煤炭學會理事長劉峰提出煤礦“新基建”思路。煤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煤礦智能化的“地基”,智能技術與系統是煤礦智能化的“內核”,夯實“地基”和增強“內核”是煤礦智能化發展的兩大根本任務。注重突破支撐一個技術群或多個技術群的基礎技術,解決技術軟肋和制約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


本公眾號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對內容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本號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小福團聯繫。


打好“組合拳” 拼出“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