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吃零食,零食可以說是孩子們的快樂源泉,沒有零食的童年就是不完整的。

寶爸寶媽們也是經歷過童年的人,孩子們對於零食的渴望程度,他們再清楚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家長都會在家裡備上一些零食,大部分時候都是用來滿足孩子的“口欲”,或是用來哄哄孩子。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相信家長們也能明白,如今市場上的零食種類越來越多,如果僅靠肉眼分辨,壓根不能看出到底哪些零食不適宜給孩子食用。

畢竟是吃進嘴裡的東西,更何況還是給寶寶吃的,食品安全、健康必然是要擺在第一位,那麼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哪些零食呢?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不建議孩子食用的零食“黑榜單”

在這之前,要先解答部分家長的疑惑。有些家長認為,就不應該給孩子吃零食,既然是零食,那麼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就有影響。

實則不然,因為並非所有的零食都是對孩子不利的,有些零食還能給孩子的成長髮育帶來一定的益處。

因此,對於零食的選擇而言,家長們儘量要選擇“健康零食”,避開“零食黑榜單”。

1、油炸類零食

薯片、蝦片等這一類油炸類零食,個人十分不建議家長們給孩子食用,主要原因有3點: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1) 長期大量使用可能致癌

衛生部曾發過一篇健康報道,其中有提到澱粉類的食物在高溫油炸下可能會產生 丙烯酰胺,尤其是在溫度超過120℃的情況下,而醫學報上曾發佈過公告,丙烯酰胺在動物試驗中可能導致癌變。

就算薯片、蝦片這類油炸食物,溫度可能並沒有超過120℃,但也可能產生丙烯酰胺。家長們不能覺得它量少就有所忽視。

2) 加重孩子身體內熱情況

就拿我小兒子來說,他也很喜歡吃薯片,每次去超市,都要帶上兩三袋薯片,可自從我發現他一吃薯片就上火之後,就不再買給他吃了。

小兒子本身就屬於敏感體質,扁桃體更是如此,一吃熱性食物,當天晚上聲音就會啞掉,第二天嗓子直接發炎。

但是如果我控制兒子對於薯片這一類油炸類零食的攝入,孩子基本不會出現扁桃體發炎的症狀。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清楚,相較成人而言,孩子的扁桃體更為脆弱,一旦孩子攝入過多的油炸類零食,身體內熱情況也會加重,

屆時就可能出現扁桃體發炎、積痰、嗓子疼等症狀。

3) 營養價值低

不論是什麼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基本會被破壞,不論是蛋白質,還是維生素,沒有能夠倖免的。

更需要清楚的是,營養價值低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這部分食物在高溫油炸之後,熱量與油脂含量都變得非常高,孩子經常攝入,無疑於加重身體負擔。還可能導致孩子發胖,引起脂肪類疾病。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2、再加工肉類

不論是吃過超市裡販賣的,還是街頭小巷在售賣的再加工肉類,包括肉腸、香腸等等,就連家長們都會覺得味道十分不錯。

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大部分再加工肉類所選用的原料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好,可能是豬販們賣剩下的碎肉,亦或者放置許久的肉乾等等,或者其中還添加了許多除豬肉之外的其他肉類。

更主要的是,之所以再加工肉類的口感、味道這麼好,是因為加了各種添加劑調製而成,部分從小作坊出來的肉腸,可能還含有防腐劑,可家長們又怎麼能夠辨別的出哪些含有防腐劑呢?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3、高油、高鹽零食

你一定見過超市裡的零食區擺著不少高油、高鹽的零食,辣條、雞腿、雞爪等等,都是孩子們喜歡吃的零食。

可這些零食油脂多、含鹽量高,已經夠為讓人唾棄,可無奈於味道吸引孩子,家長們也拗不過孩子,只好給孩子吃。

在這裡,家長們還需要清楚一個問題,這類高油、高鹽的食物尤其要注意原材料問題。

因為不少黑心廠家為了掩蓋原材料的變質味道,因此用高油、高鹽、爆辣等口味來做輔助。這樣一來,不僅品嚐不出變質味道,反而沉迷於重口味之中。


兒童零食“黑名單”,第1個早被衛生部點名,家長還“樂此不疲”


當然,並不是說市面上所有的高油、高鹽食物都如此,就算拋開這一方面不談,單是油脂與高鹽就已經夠傷害孩子了!

可每次一談這些問題,總有網友喜歡說,“為什麼明知道有害,還是讓生產?”市場監管這些年做的努力已經很多了,但仍是逃不過一些“有心”黑商,畢竟利益當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