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通常來說,寶寶在一歲左右就可以偶爾說出幾個詞語了,通過一些簡單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這個時候也是寶寶學習說話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就會導致寶寶出現說話發音慢,不標準的情況。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一歲半,說話時發音非常不標準,這令王女士非常擔心,害怕寶寶以後情況越來越嚴重。

王女士帶寶寶去了醫院檢查,原來是寶寶的咀嚼肌不發達,導致說話聲音不標準,平時需要注意寶寶的飲食,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為什麼寶寶說話發音遲緩?

  • 舌頭受到阻礙

有些寶寶舌帶繫有些短,這就會導致寶寶說話發聲遲緩,發音不標準,從而影響到寶寶說話,即使寶寶會說話了,也經常分不清平翹舌,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大舌頭情況。

寶寶舌帶系短是天生的,這就會導致孩子說話發音不標準,有些家長想要給寶寶做手術,糾正這項問題。但是這種手術對年齡太小的寶寶並不適合,要等到寶寶四歲左右才可以。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 語言環境雜亂

如果寶寶周圍的語言環境較為雜亂,有普通話、有方言,那麼對寶寶學習說話也有一定的影響。

寶寶不知道哪種說話方式是正確的,因此在說話時會不敢開口,不知道如何說,這就會導致孩子說話發音緩慢,即使會說話語調也會有一些問題。

如果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楚,那麼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及早發現及早糾正,不要等到寶寶年齡大了再改正。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年齡小,說話發音不標準就不在意,認為長大了自然就會說清楚,其實不然,孩子如果形成了語言習慣,以後想要糾正過來就很難了。

其實飲食對孩子的說話學習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一歲前的寶寶,輔食要如何吃,怎麼吃對發音更有幫助,這些都需要格外注意。

​寶寶1歲前這樣吃“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

  • 六至八個月

寶寶六個月至八個月時,牙齒還沒有長出來,腸胃消化能力有限,這個時候的輔食只能吃糊狀的,建議寶媽們給寶寶選擇一些含鐵元素較多的米糊。

雖然寶寶開始吃輔食,但是還是要喝母乳,每天吃三餐左右輔食就可以,每次不要吃太多,適當喂兩勺就可以。

等到寶寶年齡大了一些,寶媽可以在米糊中加一些胡蘿蔔或菠菜,補充寶寶身體的維生素。寶寶在吞嚥米糊時,舌頭能夠變得更靈活,這對孩子的語言訓練也很有幫助。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 八至九個月

這個年齡的寶寶開始長牙了,家長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將各種物品放進嘴裡,這是寶寶磨牙的行為。

因此寶寶的輔食也需要改進了,原本糊狀的食物,可以做成沫狀的食物,每次輔食的量也可以適當增加。

同時,在食物裡也可以增添一些瘦肉,讓寶寶適當咀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寶寶的咀嚼能力增強,學習說話也會更快一些。

  • ​九至十二個月

寶寶一歲前牙齒開始增多,這個時候牙齒能夠咀嚼一些固體的食物,寶媽可以將沫狀食物做成丁狀的。

寶寶吃的食物可以慢慢向家長靠近,在吃飯時,需要讓寶寶和家長坐在一起,讓寶寶對不同的食物感興趣。

這樣寶寶能夠開始吃各種品類的輔食,營養更全面,身體更健康,也可以鍛鍊咀嚼能力。每餐的量可以在200毫升左右,每天吃四次左右正餐,適當減少母乳量。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有些孩子說話比較晚,家長就需要慎重,找對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說話,避免孩子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期。

​家長如何鍛鍊孩子說話發音?

  • 聽到自己的聲音

孩子在學習說話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出聲音時,將他們的聲音錄下來,然後播放給孩子聽。

孩子聽到自己的聲音,會比較有親切感,從而有喜悅的心情,在學習說話時也會更有興趣。

同時家長在與孩子說時,要注意讓孩子看自己的口型,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也想要自己自己張嘴模仿家長的口型,從而學會說話。

  • 讓孩子發出單音節

教導孩子說話並不能心急,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要多加深孩子對話語的理解,例如“吃”“玩”“喝”這類單音節的動詞。

孩子在喝水時,家長可以多與孩子說相關的詞語,加深孩子的印象,讓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

這樣孩子下次口渴時,就會有想要發聲音的慾望,同時當孩子想要發聲時,家長不要著急將孩子的想法說出來,要讓孩子自己試著說話。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 多與孩子做遊戲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玩遊戲,家長需要多和他們一起互動,平時可以在家裡和孩子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孩子在玩鬧的時候會發出聲音,這會促進孩子的語言訓練。

孩子的心情變得愉悅,呼吸就會順暢,這樣與家長的感情就會更親密一些,孩子對學習就會更感興趣。家長也可以拿一些識圖卡片,讓孩子理解卡片中圖案的意思,增強學習的興趣。

  • 咀嚼能力要增強

六個月之後的寶寶便可以吃輔食,八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牙,這個時候可以吃一些丁狀的食物,通過咀嚼食物,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會增強。

孩子的說話發聲,與咀嚼能力分不開關係,家長想要孩子早說話,就要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孩子在吃東西時,會用到舌頭,舌頭是否靈活,對學習說話發音非常重要。

寶寶1歲前多吃這些“零食”,將來說話早、發音準,你家裡有嗎?

羊駝媽媽結語: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些食物不適合寶寶食用,像是雞蛋是家長最常給寶寶選擇的輔食,但是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很容易讓寶寶出現過敏的情況,所以家長也要謹慎選擇。

一些粗纖維含量過高的食物,一歲之前的寶寶也不要食用,這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家長在給寶寶選擇輔食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每次也不要讓寶寶吃太多,要循序漸進的增加。

你家寶寶開始說話了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賬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