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壯舉,有文昌人蔘加,而且很知名……

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8.6萬多名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具有深遠而又重大的影響。

參加長征的文昌人有5位,他們是:張雲逸、謝飛 雲廣英、符確堅、林青。下面對他們分別進行介紹。

張雲逸

長征壯舉,有文昌人參加,而且很知名……

張雲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將,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1892年,張雲逸出生於文昌頭苑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6歲進人廣州陸軍小學讀書。張雲逸在黃埔陸軍小學時,正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張雲逸不僅受到嚴格正規的軍事教育,而且開始接受愛國主義和民主思想的教育,成為一個關心國家命運和人民安危的青年愛國者,投身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

1926年10月,由共產黨員王雲仁介紹,張雲逸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張雲逸確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1929年,中央決定派張雲逸去廣西,在中央代表鄧小平的領導下,做上層統戰工作,組織軍事鬥爭。12月11日成功舉行百色起義,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1930年12月底至1931年1月初,張雲逸和鄧小平率紅七軍去江西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軍會合。1931年11月,張雲逸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並奉調到中共中央革命委員會工作,先後擔任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兼第一局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兼作戰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紅軍總司令部作戰部部長。

1934年10月16日紅軍撤離贛南的瑞金、于都,踏上了舉世矚目、空前絕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至此,右路軍勝利地到達長征目的地。

1936年12月7日,中革軍委主席團轉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命令,擴大中央軍委組織,毛澤東任軍委主席,張雲逸成為中革軍委委員。

1937年4月下旬,張雲逸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到香港開展華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0月,國共兩黨談判達成協議,將湘、贛、閩粵、浙、鄂、豫、皖8省邊界的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區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新四軍部於1938年1月在南昌宣告成立。由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任參謀長,下轄4個支隊,張雲逸兼任第三支隊司令員。1941年1月6日,皖南事變爆發,軍長葉挺被扣押,副軍長項英被殺害。1941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

1947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山東軍區、華中軍區合編為華東軍區,陳毅任司令員,張雲逸任副司令員,饒漱石任政治委員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1949 年2月,華東野戰軍改為第三野戰軍,張雲逸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司令員。

1949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於以張雲逸為首組建廣西領導班子。1949 年底至1950年2月,廣西黨政軍領導機構正式成立。張雲逸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華南分局第二書記和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1955年9月,張雲逸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一級八一勳章、一 級獨立自由勳章、一 級解放勳章, 享受元帥待遇。

1974年11月19日,張雲逸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消息傳來,全國軍民無限悲痛。11月26日,黨中央在八寶山革命禮堂舉行張雲逸同志追悼會。鄧小平代表黨中央致悼詞,對張雲逸一生做了高度的評價。

謝飛

長征壯舉,有文昌人參加,而且很知名……

謝飛,女,1913年生,湖山墟茶園村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一位傳奇式人物。1927 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七一五”叛變革命,對共產黨人、革命人士實行大屠殺,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中,就在這一年的8 月,14歲的謝飛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34年5月,謝飛到中央蘇區工作,任臨時中央政府國家政治保衛局機要員。

長征之前,經過嚴格的挑選,經中央組織部、軍委總政治部批准,謝飛和29名紅軍女戰士(其中有蔡暢、鄧穎超、劉英、李堅真等)編入中央縱隊,和8萬多名將土踏上長征征途。

回憶長征,謝飛說,長征路上,男紅軍受的苦,女紅軍都受過,而且有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到達陝北後,在鄧穎超牽線下,謝飛和劉少奇結婚。婚禮由鄧穎超主持,毛澤東、周恩來等10多位領導非常高興地前來祝賀,她和劉少奇結婚後,改名謝飛,但人們仍然習慣叫她阿香。1935年12月下旬,中共決定劉少奇代表中央領導北方局。1936年1月,謝飛隨劉少奇到北方局工作。

1949年1月,謝飛調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特別委員會委員、東北紡織工業部職工學校校長。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遷到北京後,毛澤東住在香山雙清別墅。謝飛調到北京不久,便去香山雙清別墅看望毛澤東,毛澤東挽留謝飛吃午飯。為了紀念這次有意義的相聚,臨別,毛澤東將他和女兒李敏的照片送給謝飛。

1957年2月,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書,任命謝飛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成立後,謝飛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顧問(正部級)。她是全國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唯一的女諮詢委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顧問。

2012年,謝飛走完她人生光輝的歷程。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數十年間,都親切地叫謝飛為阿香。阿香,人民永遠的阿香!

符確堅

長征壯舉,有文昌人參加,而且很知名……

符確堅,1906 年生,潭牛鎮考京村人。少年出國謀生,1927 年在新加坡加人中國共產黨,1929 年回國參加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共文昌縣第21區區委書記、瓊東縣蘇維埃政府巡視員,後調中央蘇維埃政府工作。曾任中華蘇維埃政府財政部文書科科長、國庫局局長兼統收局局長等職。1934 年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科長,新四軍後方留守處政治處主任,直屬總兵站政委,新四軍第一師三旅政治部副主任,新四軍第一師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政治部主任,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蘇中軍區第二旅副政委,華東軍區濱海軍分區副政委,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師政委,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三軍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二十三軍政委,後調任南京軍區後勤部政委、部黨委第一書記,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部黨委副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2年8月逝世。

雲廣英

長征壯舉,有文昌人參加,而且很知名……

雲廣英(1905-1990年),會文鎮朝奎村人。大革命時期在廣州參加新學生社,從事學生運動。1927年赴英屬馬來亞(今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謀生。1929年回國,赴廣西百色參加紅七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七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三軍團一師二團政治委員。

1934年參加紅軍長征,到陝北後任紅軍大學政治部組織科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廣州、韶關辦事處主任。1942年返回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後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俄文學校副校長。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赴東北,任中共延邊地方委員會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49年南下,任南下幹部大隊副政治委員、江西省人民政府秘書長。

1950年後,歷任廣東省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共韶關地方委員會書記,廣東省人民檢察 院檢察長,中共廣東省委員會工交部、統戰部部長,廣東省經濟委員 會、廣東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第四屆 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林青

林青(1911-1987年),文教鎮嘉美村人。

1928年考人國民革命軍第11軍教導隊學習,畢業後經張雲逸介紹任廣西奉議縣警備隊隊長。1929 年參加廣西百色起義。1930 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31 年3月,隨紅七軍轉戰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軍第二、三、四、五次反“圍剿”鬥爭。歷任紅七軍軍部經理處股長、科長,任紅三軍團、紅四方面軍總部無線電臺報務主任、電臺隊長、政治委員,紅三軍團政治保衛局電臺特派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西安聯絡處電臺臺長。解放戰爭時期,在敵人侵佔區從事黨的地下電臺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任廣州電信局軍事代表,中共廣東省郵電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共廣東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直屬機關委員會委員,郵電部技術處處長、市內電話總局局長,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顧問,第四機械工業部顧問。是廣東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內容參閱《文昌精英文化》《文昌文化研究》,圖片來源網絡,歡迎關注我,及時閱讀後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