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最近時日,有兩則消息,與保險利益相關。

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股價盤前暴跌近80%,投資者面臨鉅額虧損。並且,還有可能面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鉅額罰款,以及來自律師事務所的具體訴訟,最終可能導致退市,甚至破產;

受新冠疫情影響,3月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最終決定:東京2020奧運會將推遲一年舉行,新日期將不晚於2021年夏季。

一個曾創全球最快IPO紀錄,一個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體育賽事,此次“黑天鵝”牽涉到的利益相關方複雜至極,造成的損失也令人咂舌。今天,遠慮君想站在保險的角度,與大家聊聊這兩件事。


一、瑞幸造假若被起訴,保險也能賠?


對於瑞幸造假,由於大家或多或少看過各類媒體報道,這裡不多贅述,簡單地還原一下事件: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事情爆出後,瑞幸咖啡除了要面對美國證監會SEC的調查外,還要應對投資者的集體訴訟,有律師粗略計算,一旦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賠償754億元...

怎麼解決這筆賠償呢?瑞幸想到了「董責險」

據悉,瑞幸咖啡在赴美上市前就投保了董責險,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的形式參與了此次承保,比如平安、人保、太保等。

這份董責險保單的“共保體”一共有4層,總保額達到2500萬美元。其中“底層共保體”由8家中資公司組成,底層保額1000萬美元,平安財險作為首席承保方,承保底層保額的30%,即300萬美元。

其中,中國平安此前表示,已經收到被保人提起的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那麼,這個董責險到底是個啥?瑞幸財務造假的責任,保險公司真的會賠嗎?


1.董責險是啥?保啥?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家公司高管的言行舉止對其品牌、股市、聲譽等都會造成直接影響,而且公司發展規模越大,高管肩上的責任也就越重,一旦說錯話、幹錯事,很容易引起公司財務上的損失。

另外,近兩年,由於SEC對海外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實現在美上市的行為開展大規模調查,影響到了在美的中國概念股,導致中國企業訴訟量不斷增加。

所以,出於對企業的保護,一些公司會給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配備董責險(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公司賠償責任保險),是對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職員在行使其職責時所產生的錯誤或疏忽的不當行為進行賠償的保險。

其中,不當行為一般指在工作中違反法定或約定義務、違反信託責任、違反授權保證、疏忽、過失、誤導性陳述、錯誤性陳述等不當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而且這種不當行為的索賠是可追溯的。

當然,董責險像其他險種一樣,只要實力強、錢給夠,就可以做些拓展,可涵蓋調查費用、公關費用、資產和人身自由抗辯費、保釋保證金和民事保證金獲取費用等。

必須注意的是,這裡的【不當行為】不包括惡意、違背忠誠義務、信息披露中故意的虛假或誤導性陳述、違反法律的行為。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再好的保險,也保不了刻意造假。


2.瑞幸能否得到賠償?

我國《保險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製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但董責險屬於被保人非常複雜的團體險,如果能夠證明財務造假是目前被拋出來的劉劍及其4個下屬的個人行為,並不是公司行為,那麼即使財務造假行為屬於故意,仍然可以算到合同條款裡的“個人過失”中去。

因為按照團體險的“分割性”條款,其他無辜高管的保額保障,不會因個別高管的個人行為而無效。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依然要進行賠付。

但如果瑞幸公司不能將自己完全摘出去,那麼保險公司將有充分理由拒賠。這裡“摘出去”的意思是:

能夠證明瑞幸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CEO)、首席財務官(CFO)或公司秘書(或與前述職位相當者)等未參與/不知曉財務造假。

但,個人認為,這種系統性、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COO一人所為,除非瑞幸的內控制度全部流於形式,被個別人全面把持,但是這種可能性較小。

另外,還要清楚瑞幸咖啡投保董責險是否存在逆選擇風險。如果保險公司調查證明造假事件發生在投保之前,那這違反了如實告知原則,保險公司也是可以拒賠的。

後續,瑞幸必然要面對中美證券監管和司法機關的調查。能否渡過這次難關,還有一段很長、很難的路程要走。

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投資者來說,已經失去了對瑞辛咖啡的信任;瑞幸這個行為,對未來想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也是一種信任上的減分。這世界上做強做大,做到最後的,

無一不是自利之餘推動著整個社會進步的,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


二、東京奧運延期,保險公司要賠35億?


為了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真是拼了老命。

單說主體育館,耗資1569億日元才建成,花費是北京鳥巢的3倍。同時興建的,還有接近40個比賽場館;

為應對即將暴增的旅遊需求,日本航空公司耗資2億美元推出低成本子公司 Zipair Tokyo。還有大量新開酒店、改良車站、翻新基礎設施…

截至目前,日本對東京奧運會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3萬億日元(約835億人民幣)。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場“輸不起”的全民盛宴。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但世事往往不如人意,希望之年卻偏偏遇上了疫情,導致奧運會延期。而延期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據《日本時報》表示:奧運會延期會帶來約58億美元的損失;據日興證券估計:奧運會延期可能給日本的GDP帶來0.7-1.4%的負增長;

另外,眾多贊助商支付的違約金、場地再租憑的手續跟費用,都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不過,失落的日本或許能從保險公司那裡找到一點安慰。

據《中國銀行保險報》報道,東京奧運的組織者曾透露了他們的投保計劃,保額可能超過1.27萬億日元(約815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大量的奧運會轉播商、贊助商、紀念品銷售商、酒店、遊客都分別買了保險,包括電視轉播權損失險、經營收入損失險、旅遊險等,具體保額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中,金額最大的一張保單,是國際奧委會向“慕尼黑再保險”投保的 “奧運取消險”,保額高達5億美元(約35億人民幣)。

鑑於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國際奧委會從2004年開始,都會為奧運會購買“賽事取消險”:指由於被保人(賽事主辦方)無法控制的突發或偶發情況,導致的各類活動取消、中斷或者延期從而導致的財務損失。

例如:2012年紐約馬拉松因為颶風“桑迪”造成的影響,不得不取消,主辦方獲賠1500萬美元。

不過,這個賠款是基於賽事取消的預估。此次奧運只是延期,並未取消,現在就說35億的理賠款還為時尚早。

具體的理賠還需要根據條款細節待進一步的定論。


三、天價賠償,保險公司撐得住嗎?


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才能“財大氣粗”到給奧運會承保?它是什麼來頭?這麼大筆的賠償金,會讓它倒閉嗎?

這裡不得不提到保險公司背後的神秘大佬:再保險


1.再保險—保險公司背後的“富爸爸”

再保險公司: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通俗點理解,就是保險公司的“老大哥”,負責解決保險公司無法承擔的賠償。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如上圖所示,再保險不僅是保險公司背後的神秘大佬,還是分擔保險公司理賠風險的重要力量,是保險公司降低運營風險的一道重要防線。

比如,一架波音737坐了500人,假設每人買了1000萬的航空意外險,如果這架飛機失事,那保險公司的50億就賠沒了,有了再保險幫忙分擔賠款,保險公司賠穿的風險就會小很多;

再比如前幾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全球第二大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賠了2.5億美元左右,為災後重建做出了貢獻。

我們看看上述提到的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可見,作為一家世界 500 強公司,“慕尼黑再保險”一年的營業收入達到672億美元,利潤27.2億美元。

即便這次賠付了5億美元,也只是利潤下降十幾個點,尚不會傷筋動骨。而且像奧運會這種天價保單,通常都會有好幾大直保和再保公司共同承擔,他們對防範風險有一套完善的機制。

說到這裡,平日總有很多朋友諮詢遠慮君:小保險公司靠譜嗎?保險公司破產了怎麼辦…等等問題,其實,大家大不必擔心。

除了再保險,保險公司還另外架設了兩道重要防線:註冊資本高門檻、保險保障基金。


2.除了再保險,還有兩道防線


註冊資本門檻

我們都知道,國內所有保險公司都是由銀保監會統一監管的,為了保障保險公司安全,銀保監會在保險公司成立前,就設定了很高的門檻。

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註冊資本金不能低於2億元,並且必須是實繳資本,在高門檻要求之下,能開保險公司的都是大佬、大金主。

例如大家熟知的工商銀行、中石油、中糧集團、國電集團、復星集團等,都有控股或參股的保險公司。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試想,這些市值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大公司,哪是隨便幾個億的理賠就能賠破產的,況且幾個億的理賠都是大單,還有再保險兄弟一起共擔呢。

另外,上面說的“2億”只是最低門檻,實際上大多數保險公司的註冊資本都在50-100億之間,甚至更多。


保險保障基金

保險保障基金,簡單說,就是保險行業的社保,所有保險公司都要統一給這個基金交錢,如果哪家保險公司遇到重大危機、破產倒閉等風險,保險保障基金就會出手相救。

在2018時,保險保障基金規模已經突破1200億元,這麼大體量的資金,真是沒有兜不住的風險。

比如大家熟知的安邦保險事件就是典型的救助案例。參考

因此,咱普通人買保險,真沒必要擔心保險公司賠不起,或者說,怕保險公司倒閉。推薦閱讀 、


遠慮君說

大型的賽事活動中,都蘊含著許多風險。主辦方會按照分散風險的模式,通過購買商業保險,科學地利用其經濟保障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化解風險。

人生也是如此,保險早買早保障。通過保險獲得一份內心的安定,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35億的天價賠償?保險公司hold住嗎嗎?會賠破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