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份年報出爐,50家淨利潤增長2倍+,如何選?

最近隨著瑞幸咖啡的業績暴雷事件持續發酵,引發人們對於中概股擔憂的情緒已經傳導到了A股市場。隨著時間進入4月份,年報和一季報最後披露的日子越來越近,交投(成交量)出現了明顯的萎縮,一方面是投資者更加重視上市企業業績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踩雷。

如果買股票,"業績"一定是第一道關口。截至今天,滬深兩市已有1006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業績。其中719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達71.5%。值得關注的是,有51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00%。更有萬集科技、宏創控股、中海油服、智動力、康力電梯、泰勝風能、沃施股份、牧原股份、風神股份等9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倍。

以下進行了精心的梳理:

其中業績大漲的個股大都集中在軟件服務、電子元器件、汽車零部件和機械製造行業中,而傳統行業中像鋼鐵、煤炭這種行業幾乎沒有,剔除一些"中"字開頭的權重股,大部分集中在製造業中。

1006份年報出爐,50家淨利潤增長2倍+,如何選?

但是,衡量一個公司財務狀況,淨利潤只是一方面,還要看是否滿足幾點:

1、股息率高

股息率,即派息金額與股價的比值,不過適用於業績穩定的行業,如大消費,券商、銀行、家電這類個股。股息率越高說明企拿出利潤給股東分享的越多,公司的聲譽會越好。雖然我國管理層不強制要求分紅,但高分紅的企業業績一定不會太差。通常股息率高於5%,則已經屬於高股息率,正常的情況為2%到4%即可。對於那種多年不分紅,一毛不拔的企業,除非公司都在拓展新增業務,否則大都有妖孽。

1006份年報出爐,50家淨利潤增長2倍+,如何選?

2、業績增長憑藉主營業務

很多上市表面上看利潤表非常亮眼,但有的是靠收購兼併,商譽資產增加,還有的是靠政府補貼為依靠,更有甚者是通過投資其他副業如買理財產品,炒股等所得的利潤,這類一定要看清。正所謂"不務正業,必遭其害",對於這種上市企業發"橫財"而體現的財務報表一定要當心,畢竟堅守主營業務才是根本。

3、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喜

2019年業績大增的個股,業績都已經在股價中有所反應,如萬集科技、牧原股份、博騰股份等這些個股均反映在了股價上,這類股不適合追漲,反之關注年報業績大增但沒有起漲,且一季度業績也大增的個股,這類股體現了疫情期間的逆勢性,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先前文章有寫過一季度業績大增個股)

1006份年報出爐,50家淨利潤增長2倍+,如何選?

博騰股份300363

4、股價超跌的為優選

股價從大盤本波下跌的高點以來,股價沒有什麼表現,回落了30%以上的為優先。超跌過後一方面風險得到充分釋放,另一方面將機構有左側建倉的動機。

5、科技+大消費板塊為優先

科技板塊還是我們反覆強調的軟件服務、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5G概念和芯片,大消費有醫藥流通,醫藥製造、醫療服務、農業種植、農業服務、農林等。科技+大消費=進攻+防守,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下,這種策略是最好的配置。

6、所屬板塊已完成底部籌碼頂格

板塊底部籌碼頂格,表示機構已經完成了建倉動作,未來下跌的空間有限,止跌的效果更快。

以上六點,大家可以結合具體個股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如果你有看好的股票,一定要全方位把控,不要輕易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