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這是一個發生在武漢這座城市裡一個武漢女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原作者也是一個武漢女人,她是作家方同同。武漢女人寫武漢女人的故事,無疑更會引起武漢人的共鳴。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在火車道口,騎著自行車上班的人們都望著同一個方向。他們都穿著差不多的衣服,工人們穿著工作服,領導幹部穿著劣質的短袖襯衣,他們等待著火車駛過,一隻腳站在地上,一隻手提著白色塑料袋,有些忙碌的人們就在這等待的時間裡吃完了手中的盒飯。很自然的就告訴觀眾這是一個發生在90年代左右的故事。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這個時候的武漢,隨著重工業的衰退,很多工廠紛紛倒閉,大批的工人隨之下崗。人們都生活的艱難,但依然努力奮進,想博一個未來。

電影裡點出“萬箭穿心”的鏡頭,是在女主角歷經家庭變故之後,但她不信命。說她的房子風水不好,是“萬箭穿心”之勢,可她非要把這個房子過成“萬丈光芒”。

在緩緩駛向江邊的輪渡上,她遠望江水,風雨落在她的臉上。江岸之景既不絢麗也不浪漫,就像生活,日復一日,經受時間的打磨。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女主角也是無數個武漢普通人中的一個,剛剛經歷了家庭變故,但臉色看上去卻很平靜,就像是古井不波的江水。在人群中,她有自己的家庭悲劇,但她也是無數個武漢女人中的一個,千萬家庭都有著各種的不如意,每個人都是這長江裡的一滴水,或許有所不同,但最終的命運都一樣是要向東流去。在那一刻她自己可能想通了,所以決定拼盡她一切的力量,對命運說不!

她的家庭悲劇被最終歸咎於其自身的性格和價值觀,而這決不能與其從小長大的這座城市及社會環境分開。人物和環境之間的關係達到了一種相輔相成、互相映射的關係。

李寶莉個性潑辣、不講道理,但也有堅韌不拔、用於承擔。她蠻橫無比,但也真誠直率。這種將矛盾集於一身,又環境相互對比,引發了人們對於生活地位和生活環境關係的思考。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這個女人的家庭悲劇,讓人心裡如承受萬箭穿心之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平凡女人的大半生,以其作為妻子、母親的身份展現她在家庭和社會中的掙扎。這樣的家庭悲劇源於其性別、性格、身份、文化水平,它是伴隨著社會的變革進程的。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女人,即使是現在仍然比比皆是,李寶莉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裡,李寶莉是隨著粗魯的罵聲出場的。她能幹,精明,潑辣,但嘴不留德。她面容姣好,但毫無氣質可言;她對生活充滿熱情,但也充滿了惡狠狠的戾氣。與她截然相反的是其老公馬學武,他是一家國企的小幹部,為人謙和,對妻子唯命是從。

李寶莉作為一個打拼在社會最底層,用盡所有力氣與心血來維持一個家庭的女人來說,她是偉大的;而作為一個溫柔賢惠的妻子,稱職而有榜樣作用的母親來說,她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所以,最終李寶莉遭到丈夫的背離和兒子的唾棄這樣的人生悲劇,都是自身性格和行為所決定的。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電影中最讓心痛的情節莫過於母子二人的決裂,人們無法接受,或者說無法忍心去接受。相對於其他歌頌女性的電影來說,《萬箭穿心》是真實殘酷得可怕,因為它戳中了社會的痛楚:再大的家庭悲劇歸根結底都是個人行為的自作自受。由此《萬箭穿心》顯得十分世俗,但更具人情味,也更加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所以在理性的層面上講,這一切的發生又是那麼的可以理解。

這個積極且性格潑辣的女人,在生活裡強勢、倔強、不服輸、刀子嘴豆腐心。

而丈夫馬學武則是典型的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的形象。貧寒出身,讀書成才,終有一日留在了城市。他們有知識有文化,有穩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前途,他們的內心應是自卑與驕傲共存的。

李寶莉因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充滿驕傲,卻對出身農村的丈夫不屑一顧,這種出身的差異和歧視使李寶莉盲目自信,相信兩人的結合當初也是因為馬學武的文化水平以及工作。李寶莉遠遠低於丈夫的知識水平和品格涵養最終導致了夫妻二人的背離。她是生活中的強者,也是家庭中的霸主,對家人的態度簡單粗暴。她愛丈夫,但並不懂他;她愛孩子,卻不與他溝通。

而馬學武在婚姻以及家庭中無疑是弱勢的一方,他有主見,但無法主導生活;他有擔當,卻受制於妻子的專制蠻橫。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他渴望溫柔的女性,也渴望能夠和理解並欣賞他的女人在一起。但在妻子面前,他無法得到一個男人、一個丈夫的尊嚴。這種心理的需求和不平等並不少見,這幾乎是當時的社會所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家庭問題。隨著物質生活的越來越好,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夫妻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溝通上出現了問題,沒有對等互補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當他們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時,情感世界便會輕易崩潰。

所以,雖然故事裡李寶莉的家庭悲劇只是一個個例,但她的性格脾性和生活方向卻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她的文化教育程度決定了她的自以為是,她的優越和驕傲讓她不具備合格的精神、心理的溝通能力。她在生活中照顧丈夫和孩子,讓他們衣食無憂,卻從未真正地瞭解過他們的內心需要,也從未反思過自己。而從馬學武的身上,我們也看到那時知識份子的軟弱:他們以擁有“鐵飯碗”為榮,卻無力面對變革的衝擊。跟積極上進的妻子相比,丈夫在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裡都是一個弱者,本該承擔家庭與社會責任,卻在困難和壓力面前選擇了逃避。 最終,這一切導致了馬學武出軌、自殺,小寶恨她、與她斷絕關係。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在小寶與李寶莉決裂的那個夜晚,她獨自來到長江邊,望著江水和漆黑的夜空。身後一群少男少女燃起了絢爛的煙火。她看見那些孩子青春洋溢的笑臉,頓時發現自己的小寶似乎缺少這一份同齡人間應有的天真和無邪。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當年的選擇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於是,她終於放下,選擇了離開。在那一刻,她似乎理解了小寶、馬學武,她懂得了諒解,李寶莉在此時也值得被諒解,值得被尊重,值得被愛。

《萬箭穿心》,一部讓人心痛的電影

電影最後,李寶莉獨自並勇敢的離開了家,接她的麵包車熄火了。李寶莉下車後罵了句她的口頭禪,踢了一腳車,她在後面用力推車,終於車子重新發動,電影結束。

人生誠如這輛麵包車,有三高三低,也有冷有熱。即使偶爾熄火,但只要努力推推,總還是能重新上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