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遊戲設計

年年都有新套路

教育孩子卻和十年前沒有不同

更恐怖的是

家長卻不自知差距何在

指望著孩子某一天自己開竅

並怪罪於遊戲公司對其不公

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我是從業多年的資深遊戲策劃,這是我上一篇文章遊戲策劃:為什麼我的兒子不沉迷遊戲?中收到的評論,看來消除隔閡道路依舊很漫長。

先要說的是,商業化的網絡遊戲,無不是為讓玩家沉迷所設計的,為了讓玩家沉迷,我們做的功課比各位父母要深入的多,這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對抗。

我們可以宏觀觀察百萬玩家的數據,瞭解玩家的心理,你的兒子他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為什麼離開和停留,都在數據上體現的一清二楚。

所以面對沉迷遊戲的兒子,無奈是大多數父母的感受。

遊戲策劃是我的工作,但作為家長,我也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他喜歡遊戲卻沒有對遊戲成癮。

說句不好聽的,引導玩家和教育兒子沒有本質區別,而在引導玩家這件事上,我經驗豐富。

你兒子的不是你的

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如何懲罰孩子,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拿走屬於他自己的東西。

在遊戲設計中有一個常識,策劃很少因為玩家沒達到目標,而把他已有的東西拿走來作為懲罰,相反是許諾一個獎勵,你達成了才能獲得。

好比完成任務後獲得的金幣,打死Boss掉落的裝備。

不會因為你沒打死Boss,策劃跳出來說:作為懲罰,我來沒收你的武器吧!

懲罰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在遊戲中我們也極少懲罰玩家,哪怕你玩的再爛,我們都會用一個萌妹的立繪告訴你:你玩的不錯,還有以下幾種辦法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哦~

如果我的兒子反覆受到懲罰,他會覺得這事不適合我,他會逃到一個天天誇他很厲害的舒適區中去,而這往往就是遊戲。

然而,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幾乎沒人記得這一點。

很多家長普遍認為,我兒子的東西就是我的,我的也是我兒子的。我忙裡忙外把你養這麼大,你吃的住的穿的都是我買的,怎麼還分你我了?

我小姨就是這麼想的,她的兒子去年讀高一,剛剛好考上了市裡的省重點高中,本來每年要交5000多借讀費這下給省下了,小姨一開心,賞了兒子一臺iPhone7。

這會兒過年呢,他兒子放著寒假,手機卻被小姨收回了,理由很簡單,就是期末考試不到班級的中位。小姨兒子是及格線進的省重點,和原本的普通中學裡名列前茅相比,現在的排名讓小姨心裡產生了落差。

他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大年三十才出來鬧著情緒出來一起看了一場春晚。

在這件事上,我的小姨犯了幾個大錯。

策劃總在惦記著你

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小姨子的這番操作,和遊戲策劃的區別到底在哪?

第一個大錯,一高興就送兒子東西。

首先遊戲策劃永遠不會偷偷或者無緣無故的送你東西,背後始終都惦記著你什麼,不管是期待你多上線也好,期待你體驗完想充錢也好,而且大獎勵在送之前,都會先畫個餅,告訴你想獲得是有條件的。

獎勵跳出來的特效永遠酷炫具有儀式感,希望你記住我們對你的好,讓你心情激動的明白,這是我們獎勵你的,而不是我們欠你的。

如果你給孩子的獎勵被他認為是理所應該,他也許會因為哪天買不起最新的iPhone、買不起想要的車時怪罪你太過摳門。

別以為送虛擬物品只是一串代碼,就像國家印錢不止是開動印鈔機費點紙墨這麼簡單,兩者一樣都有隱性成本會產生。小姨子獎勵IPhone花費了好幾千,卻沒有達到任何的目的。

第二個錯誤,沒收兒子的手機。

遊戲中,因為沒有乾死Boss而失去獎勵,錯在玩家我自己,也許是技巧還不夠嫻熟,或者錢衝的還不夠多,配合不夠默契,反正就是因為我還不夠牛逼,所以沒幹死Boss而拿到獎勵。

但是拿走孩子我已有的東西作為懲罰,是父母因為我不夠牛逼,要故意懲罰我,過去給我的東西可能會被你不高興隨時收回,那麼我以後還幹嘛要完成這些任務?

這很容易將自己擺在兒子的對立面。

第三個錯誤,沒搞清楚什麼是送,什麼是給你使用,這點我們仔細說。

金幣、鑽石和點券

遊戲策劃:像打Boss一樣獎懲兒子

獎勵都是有成本的,所以你會發現,現在的遊戲,往往會有很多的貨幣。

不管是金幣還是鑽石,好感度還是聲望值,哪怕是一個屁,只要它能兌換東西,我們策劃就管它叫:代幣。

難道不能一個代幣就解決?設計那麼多,你們策劃加班不嫌累嗎?

答案是嫌累我也得設計這麼多,因為一個代幣只能滿足一部分需求,它們的價值是不等的。

比如打開王者榮耀,它可以送你金幣和鑽石,目的是刺激上線完成任務,也可送你一揹包的英雄、皮膚3天體驗卡,策劃完全不心疼,但策劃永遠不會送你點券,因為點券是充值獲得的,它能買的稀有皮膚,你用金幣永遠買不了。

那麼我們可以獎勵什麼給孩子?

我們也可以送孩子寒假手機、遊戲機的使用權,迪士尼兩日遊,新款NB鞋一雙,或者給他買個皮膚買個遊戲也無妨,以財力來定。但是直接贈送手機、人民幣、遊戲機則不行。

我們要投其所好,但要記住,這些獎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使用範圍,人民幣就是沒有使用範圍的獎勵,你不知道他是攢著買手機了,還是陪女朋友浪去了,它能實現他所有的目標。

獎勵的目的是它能讓兒子獲得短暫的快樂,滿足他的某一個需求,但過去就沒了,下一個目標又在眼前。

我給老婆買的口紅,每次送她都很開心,雖說是不同顏色,但是她一次也就只能用一支,我下回送個神仙水,她依然開心。

但是如果我每次都送她紅包,某一回送的是口紅,她會想:還不如給我錢,我還可以攢個包呢。

想清楚什麼是你兒子想要的,利用它和你兒子站在一起,完成你們想要的目標。

哪怕你兒子要買手辦,在你眼裡這不就是個塑料小人嗎,那你也得和你兒子站在同一邊,因為你自己要明白,你買的價值不是這個塑料小人,買的是你兒子達成目標所付出的努力。

不管你是一開心就給兒子買買買,還是能不花錢就不花錢的父母,想清楚了這碼事,應能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