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有了前文的鋪墊,我們先來繼續談談現實主義,後面再把集中注意力和它“混為一談”。

讀阿毛的四個大長篇,然後寫一點讀後感是我的本意,但寫著寫著一旦動起了筆,卻總會想到我在哪裡,我的表達有什麼風格或特色,於是就有了這幾篇閒言碎語。

從《人性的枷鎖》中菲哥的自卑和普通,到《月亮和六便士》里斯爺的後勁十足,再到《面紗》中凱姐的浮誇和沉靜,最後到《刀鋒》裡歸於平凡的小拉,我們講了故事,我也放開手腳、信馬由韁地大談特談了現實主義。

可現在回頭想想,我談的好嗎,我談的是現實主義文藝創作嗎?

有可能打了個小小的擦邊球,有可能和雲天明的大腦一樣偏離航線太遠,但不會有“好心的”三體艦隊前來搭救。

那麼我可能連自救的本事都沒有。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我曾想,何為現實,何為現實主義?

是不受干擾的創作,還是能夠相信的現實,亦或能說真話的生活(疫情之中假話好像也沒起啥正面作用)?做不到知行合一,談什麼實在、現實、真實?

人們的無視只會誤事,而這絕不是務實!

這樣看來,我說的好像是某種憤懣,好像有點批判的意味,這哪是創作談嘛,自己都不會做人,還想教別人做人呢?

需要澄清一下,我不敢教做人,確實不敢,而且也不懂——自己經歷的還遠遠不夠。

我只能分享一點點看法,又找不到莊子的無何有之鄉可以將之安放,那麼只能寫下來,貼出來——諸君贖罪則個。

暫時拋開現實主義,拿現實接著說吧,畢竟也許以後還有機會變成現實主義的素材嘛:

你不可能一方面挖空心思把子女往更好的學校裡送,一方面告訴他們要平等待人、相信公平正義;不可能努力享受體制的便利,卻讓子女自強自立;更不可能冷眼旁觀,卻要子女與人為善、珍惜友誼——因為在他們眼裡——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那樣的世界啊!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我們願意相信,孩子們會活在美好的世界裡,比我們更美好的世界裡。因為孩子就是未來,明天就是希望,可想著那希望,我們只能苦笑,因為提供不了,所以只能憧憬。

我注意到家長們把孩子送到這、送到那去學習,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迫使他們努力給予。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相對建國時的祖輩、開放前的父輩來說生存條件已經明顯提高,孩子正在經歷著的學習培訓在我們中的一部分人身上也曾被寄予厚望著上演,所以有理由反思一下集中注意力的重要。

兩年前,穆拉丁發了一條動態,說要卸載頭條和抖音——那對我們有害無益。

當時的我還不太相信——通過手機應用的智能推薦至少學到了知識——可現在看來他的做法無疑是明智之舉。

大數據目前能做到的是把我點擊瀏覽內容的周邊推薦出來,那裡面有一些與我的關注點有交集。

那麼我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點開繼續瀏覽,以此循環往復。

但這實際上是一種發散,它只能培養我發散思維的能力和強化我將前者和後者聯繫起來的思維,卻並不能讓我集中精力在一個點上。

我的習慣是看到一個東西,就把它的內容看完,然後把前因後果、內涵外延、其他角度的觀點和意見都瞭解一下,再做批評。

可大數據滿足不了這些。

這些東西百度可以做一部分,頭條引進來一部分,知網、豆瓣、知乎、愛問知識人和字典、詞典以及專著、演講視頻、書店、圖書館、博物館滿足了另一部分。

可見學者做研究還得親力親為去找資料,但我連學術殿堂的臺階都找不到的人也意識到了頭條、抖音的缺陷,誰能說這不重要?

大部分智能機都有情景智能,它告訴你一天花多少時間用手機,分別都在上哪個APP,時間的比例是多少。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一看嚇一跳,我們玩手機的時間是很多的,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每一天都要儘可能多地用它才行,否則就會很不舒服。

我也懷疑自己沒有很好地理解娛樂精神。

熊曉鴿就說喬布斯是去了好萊塢十年後才明白何為娛樂精神,才明白他的客戶真正需要什麼,才做出了iphone,何況我的確沒花很多精力享受清空購物車的樂趣、美團外賣的便捷以及其他許許多多智能應用帶來的快感,一般情況下我都把它們讓給我老婆。

即使如此,我還是要用頭條看八卦,每天都要把NBA所有的賽事集錦都過一遍,和朋友聊聊微信,反反覆覆刷朋友圈看看有什麼更新,再上微博看看美女……更不用說還要用下廚房學做飯,用網易雲聽歌,用迅雷下片兒,用百度地圖導航,用手機銀行還信用卡,訂我的火車票、關我的鬧鐘、看我的天氣和日曆……我確實已經離不開手機和裡面五花八門的應用,即使它們使勁讓我自願分散注意力。

但我們的家長其實都不喜歡孩子玩手機、玩遊戲,不管他們玩得有多遛,家長們總覺得是不務正業,其實電競已將進入奧運會賽事,而電競選手職業生涯的黃金階段只在16歲至22歲之間,其實比職業運動員的還要短暫。

頂尖電競選手必備的要素裡恰恰也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歲數再大一點,越來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反應速度和手眼配合默契度都會下降。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看來,保持專注在任何一個行當裡都至關重要——每個人的智商差距並不太大,做得好、做出成績的人只不過比我們更長久地集中了注意力,人們往往把那稱為堅持。

等我們上了高中,蘇文軍老師說:“不轉變思路找解題方法,盯著題目看半個小時還不動,就是抱著洋芋死啃”,他的意思是說沒有做到專注於事情本身,再堅持也是無益。

我們再回頭來看阿毛對集中注意力的小拉的評價:“他沒有抱負且淡泊名利,出名只會讓他倒盡胃口,因此可能滿足於過自己選擇的生活,忠於自己。他為人太過謙虛,不願當別人的榜樣。不過他也許認為,終究會有某些人受他吸引前來,宛如飛蛾撲火,共享那溫暖又帶著光亮的信念,相信人生最大的滿足在於精神生活。他也許覺得,只要無我和無求,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踽踽獨行,貢獻也不亞於著書立說或教誨世人”。

因此,不建議家長們因為怕輸在起跑線上急於培養孩子這、那的能力,先培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中篇)

我的老師牟學苑說過,我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都是一定會被浪費的,你花在流行的東西上就顯得浪費一些,花在經典的東西上就相對不那麼浪費。

所幸,我還讀了阿毛的四個大長篇。

我自己也因此明白了,集中注意力原來可以像小拉那樣從“閒晃”中獲取。

未完待續……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