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文章的標題是我昨天在悟空問答上答題時看到的,其實類似的問題在悟空,知乎上還有很多。我作為某保險公司的培訓老師,覺得很有必要就相關問題給出正確的回應和答覆。

真理不辨不明,但帶著情緒和偏見只會離真相越來越遠。我希望我們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來進行理性的探討。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專業保險代理人為你遮風擋雨


小編注:保險代理人:即我們俗稱的業務員。本文中這兩種說法可能會根據語境穿插使用,意思一樣。

01

針對在職業務員的培訓,保險公司一直在長期投入,只是你沒有享受到而已

事實上,各個保險公司在對保險代理人(業務員,以下同)的培訓上投入的人力財力成本是相當高的。只是你還沒有走到下一步就離開了,所以你覺得保險公司沒有長期投入。

本身保險銷售的進入門檻在金融行業幾個分支裡就是最低的。也可以說沒有門檻,2015年以前要想入職,起碼還要考個證才能上崗。現在給世人的感覺是,好像不殘不傻都可以賣保險。在這種情況下,必定導致業務人員構成良莠不齊,牛鬼蛇神,無所不有。

能力差,不適應的業務員甚至連轉正培訓的機會都沒有就脫落了。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保險公司長期的系統的培訓


02

保險代理人的培訓課程是分階段的,系統和長期的

保險代理人的培訓主要分為新人,轉正,主管,經理,總監等幾個階段,每個層級都有相應的培訓課程。這些培訓伴隨代理人的整個職業生涯。而且,很多保險公司把終身培訓當做一種“福利”和招人的宣傳手段。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哪怕是為了自家團隊的持續發展,保險公司也只會加強培訓力度,而不是“吝嗇”或“削弱”。

保險代理人在銷售技能、團隊建設、產品和合規方面的課程也非常多,比如營銷方法、產品解析、友商產品對比、銀保監會文件學習等等,課程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展開說了。我在授課的過程中反而聽到更多是抱怨公司培訓太多,都沒有時間做業務。

平安保險是保險業內在培訓方面名氣最大的,號稱保險行業的黃埔軍校。其還擁有自己的企業大學:平安金融學院。只是如果你沒能到達一定的級別是去不了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為什麼去培訓的人不是你?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不專業,無未來


03

大部分的代理人只接受了新人和正式業務員級別的培訓。

為什麼會出現保險公司招人不是為了培訓員工的業務技能,而是為了收割這個代理人身邊的客戶資源這種言論呢?是因為大部分的新人在短期內(一年內,或者晉升主管前)都離開了。

在這一年裡你只接受了新人和正式業務員的相關制式課程,如果你沒能晉升更高一個層級,那麼你在保險公司的培訓生涯也就到此結束。即使你是個多年的老業務員,也照樣得不到更多的培訓。

那些非標體保險代理人學習領悟能力太差或者不願學,有的產品甚至自己都搞不懂,也只能靠“殺熟”才能完成業績,一旦身邊人的單子簽完,就到了要離開的時候了。而新人短期內的不斷流失客觀上造成了“招人就是招客戶”的負面印象。

小編注:非標體保險代理人是我自己造的一個詞,指本沒有能力成為一名專業代理人的人。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保險公司主管


04

在保險公司的眼裡,主管及以上層級代理人才是“自己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有晉升到了主管級別,保險公司的培訓大門才算正式開啟。擁有主管身份的你才算進了保險公司的“法眼”,成為“自己人”。

保險代理人在晉升到主管層級後的流失率很小,相對新人而言要穩定的多,所以保險公司對主管及以上級別的培訓更加高端和多元化。投入的成本更高!

從職業規劃到演講口才,從個人形象設計到宴會禮儀,從到團隊建設激勵到外出交流,從學歷提升到專業資質證書的考取,從個人到團隊管理等方方面面,無所不包。

我有時候會聽到很多離職業務員會說:“都說保險公司的培訓好,也不過如此!”這種言論我一般不反駁,一聽就知道沒當過主管。

大的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規模過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選擇在大浪淘沙後進行重點培養。你如果想知道保險公司對在職業務員的培訓是否長期投入,那就“快到我的碗裡來!快進我的法眼!”

為什麼保險公司不在代理人的培訓上長期投入,而是熱衷於招新人?


05

網友經常說的“保險公司招人就是招客戶”是真的嗎?

部分新業務員通過“自殺”“殺熟”到“脫落”的三部曲完成“保險公司一月遊”。客觀的來說,鼓勵代理人不斷增員招人,本質上也是一種銷售。

小編注:自殺”“殺熟”“脫落”分別是說,自購保單、熟人保單和淘汰。俗稱新人“三部曲”

但我們不能陷入這個邏輯的誤區,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保險公司應該希望所有的業務員在完成“三部曲”後全部脫落。這個結果是保險公司希望看到的嗎?肯定不是!其更希望找到大浪淘沙後仍奔走在一線的業務精英們。

通過對這些人的不間斷的長期的指導和培訓,鼓勵他們招人增員,從而達到保險理念宣傳,品牌推廣和保險產品市場佔有率的原始訴求。只不過2015年後的瘋狂擴編,在利益的推動下越走越遠,逐漸的偏離了原來的軌道和初衷。

道不同不相為謀,浪淘盡方現英豪。



《探秘保險營銷(一)》

《深陷“拉人頭”營銷模式,保險業將何去何從》

《新人步步高培訓實務》

《保險行銷前瞻》


力橙財經,用大白話為您解讀身邊的金融財經密碼,祝您財商永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