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耳根,蔗耳根(散文)

蔗耳根,蔗耳根(散文)

筆墨和鍵盤

在四川,蔗耳根在田坎上、水塘邊陰溼的地方很樸素地頑強生長,心型狀的葉子外層綠色,背面暗紅,黃白色的胖根。冬春季節,人們將胖根和葉子涼拌著吃,一種特有的淡淡魚腥氣,鮮香味美。

蔗耳根也是一種中藥,藥名叫魚腥草,可清熱解毒,還有利尿的功效。家鄉人也有將蔗耳根曬乾當茶泡著喝的,還有人喜歡將新鮮蔗耳根炒臘肉吃,味道很美。

我1984年春季來到中原油田生存以後,常和老鄉回憶四川好吃的東西,都不免提到蔗耳根這種野菜。其實我在四川生活的17年中,並不怎麼喜歡吃涼拌蔗耳根,也很少吃,感覺蔗耳根是很普通的菜。來中原油田生活後,只要有機會回到四川,就忍不住要吃蔗耳根,直到吃膩了才作罷。覺得蔗耳根有一種家鄉泥土的味道,淡淡的芬芳,一種很美的感覺,從嘴裡滲透到心靈深處。

我的家鄉在川中射洪,一般是將蔗耳根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再涼拌。我到川南的瀘州等地吃蔗耳根,他們根本不用燙,直接涼拌了生吃,吃起來味道也很好。

原來我們春節期間回四川,都喜歡帶些蔗耳根回中原油田送給老鄉,他們回去也捎來一些給我們。那些年趕火車困難,一是擁擠,二是在火車、汽車上待的時間比較長,蔗耳根帶到油田後都壞掉了一大半。但我們還是很細心地選擇出其中能夠食用的部分,放上佐料精心涼拌,做成一道美味。大家都說,吃蔗耳根能夠吃出一種久違的家鄉味道。其實,我們吃的不是蔗耳根,而是在品味鄉愁。

曾經有一次春節後,我請周哥吃飯,桌上有一小盤老鄉送的涼拌蔗耳根,他對付了其中的多半部分,連說吃得過癮。還有一次我的高中同學喊我吃飯,我有事情就不想去,他說帶了蔗耳根回來的。我緊趕慢趕到達現場後,一大盤蔗耳根已經所剩無幾,我可是為了吃到蔗耳根差點跑掉一隻鞋喲。只怪同學中嘴饞的幾個人不自覺,在四川吃夠了蔗耳根又到河南來再吃,不過我沒好意思說他們,也沒傷和氣。

我問過很多朋友,蔗耳根在雲貴、湖廣和江浙等地都有,河南的南部地區也生長蔗耳根,但愛吃的人不多。現在油田總部也不時有人從四川等地運過來賣,周哥就買到過幾次,他曾經喊過我到他家去吃蔗耳根,我也是帶著老婆孩子毫不客氣地把蔗耳根吃回來。在油田前線的生活區,有四川老鄉把蔗耳根栽種在自家門前的空地。我問過他們,他們說不合水土和氣候,蔗耳根長不胖,又老又細,並不好吃。我拔出一根來看,確實像蔗耳根中的老大爺,長著細細的根和更多的須,使我很失望。記憶中四川田坎上生長的蔗耳根豐滿而美麗,可能該算蔗耳根中的魅力美媚吧。

在四川,他們告訴我,以前的蔗耳根是野生的,根節長,水分飽滿,味道濃厚自然,連葉子一起吃。現在人工種植蔗耳根,根子一尺多長,是化肥催出來的,葉子很少,不如野生的香,所以川內的他們也不是太喜歡吃。並有老友問我,你以前沒出省的時候,不怎麼愛吃蔗耳根吧。那時,確實是這樣。但我現很饞蔗耳根了,有時候想起來都要流饞口水。

喜歡吃某種食物,除了食物本生的美味吸引人外,可能還有另外的原因,是為了吃一種情緒、回憶和深深的思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