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2019年即將結束,年初立的flag完成的怎麼樣了?

之前的每一年,我都是這樣:年初買回來的書到年底還沒有拆封,只是落了厚厚的一層灰;跟風買回家的健身服被用來壓箱底;寫在年度計劃裡想要學習的技能到年末才發現早已被我拋在腦後……

網上有個段子這樣說“我2019年的目標就是搞定2018年那些原定於2017年完成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我2016年時要完成的2015年度計劃的諾言”。

確實,我年年如此。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直到今年年初,當我正想將2018年立的flag搬到2019年的年度計劃上時,在文叨叨讀書會遇到了《只管去做》這本書,薄薄一本書,為我帶來了不一樣的年度計劃。

這本書通過老付教小強做年度計劃的故事,娓娓道來一個“著陸式年度計劃法”:通過五感法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描述自己的願景,尋求前進的動力,並從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根據自己願景製作年度目標九宮格。然後在一個月當中做好計劃管理;最後在每天當中運用4D工作法做好精力管理,一步步把願景落實到每天的生活當中去實踐。

一章一節的讀完,哇,這本書簡直就是給正在製作年度計劃的我送來了一場滋潤萬物的春雨。

而我也從書中總結出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再也不怕年度計劃變成空話。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01 年度計劃要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

每到新年,我就會感覺自己又有了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於是將在朋友圈裡看到的讀書打卡、健身打卡、學習英語打卡等都給自己安排上,立志要在新的一年重塑金身。

然而總是堅持不了幾天,待熱情散去,當初的雄心壯志便也隨之散去。

或許像我自律能力這麼差的人,註定要活得平庸。

直到看了《只管去做》,我似乎有了重生的機會。

書裡講到用五感法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用細節和場景描繪自己將來想要的生活,然後再從這封信裡提煉出自己的願景,根據自己的願景再去做年度計劃,這才是一個走心的年度計劃,而我們為自己描繪的怦然心動的生活就是我們日後堅持完成這些計劃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看到這裡我有一些觸動,原來我的年度計劃並沒有走心,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的在模仿別人。看到別人因為健身瘦下來,便心生羨慕,要立志減肥;看到別人在某公眾號堅持打卡學英語,於是蠢蠢欲動要去學習英語……所以我總是在別人制定的計劃裡停滯不前,然後再去懷疑和否定自己。

按照書裡的方法,我用場景法描寫了自己5年後的生活:這是一個週日的午後,陽關灑滿房間,我坐在書房裡將自己昨天和姐妹們一起和下午茶時討論的話題轉換為文字,然後發佈在個人公眾號;週一的早上,我有條不紊的給項目團隊成員安排工作,向客戶彙報項目進展情況;下午準時下班,陪家人一起吃一頓溫馨的晚餐……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從自己的信裡,我提煉出了學習寫作、讀書、考取項目管理認證作為我的年度計劃,而不是跟風的健身、學英語。

為了落實這些年度計劃,我年初加入長達5個月的線上寫作訓練營,每天打卡交作業,每月寫一篇長文。我是曾經在朋友圈打卡學習英語連10天都沒堅持下去的人,連續5個月的學習,我也對自己能否堅持抱有懷疑,但每當加班後回到家的深夜,想放棄打卡,我為自己描繪的生活願景就會浮現在腦海裡,激勵著我再堅持一下,目前為止,竟意外的保持著全勤的記錄。

其他的年度計劃也在穩步進行,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很重要。走心的年度計劃就像是人生的小馬達,有著源源不斷的驅動力推動著我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02 年度計劃要平衡工作和生活

“學會寫作、考取項目管理認證,讀50本書,年底參加公司管理崗競聘……”,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年度計劃裡只有工作和個人能力提升,忽略了家人朋友。

去年初就打算參加夏季項目管理認證考試,為了學習,我推掉所有家人朋友的聚會,自此之後,我的大多數週末都過得很煎熬。因為要備考而放棄周邊遊,在家卻也沒全心全意的學習;偶爾參加一次朋友聚會也會因為沒有複習而內疚,結果既沒學好(考試沒通過),也沒玩兒好。於是冬季的考試索性就放棄了。

《只管去做》第二章就講到用平衡人生九宮格從願景裡分類別的孵化出目標。目標除了工作和學習成長以外,還要包括家庭生活、休閒娛樂、人際交往等,因為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的都扮演著多個角色,在制定年度計劃的時候也要兼顧到每個角色。

我又重讀自己的信,其實信裡是有寫到陪伴家人、與朋友喝下午茶這些場景,只是我把它們忽略了,以至於它們變成計劃之外的必做事項,導致自己的整個計劃失控。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於是我想要制定出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年度計劃,書裡提到了smart原則,計劃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與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並有時間限制。所以對於那些結果不清晰、今年不能實現的目標需要暫時忽略掉,等到明年或者後年再去完成。

按照Smart原則我重新將自己目標重新進行了提煉,學習寫作(每月寫一篇長文)、每月讀一本書分到學習類、取得項目管理認證分到工作類、每個月和姐妹們約會一次分到社交類,每週至少陪家人吃4次晚飯分到了家庭類等,讓自己未來一年的生活與實際情況更貼近,兼顧了工作、家庭以及個人成長和社交,而且每一個目標都變得清晰明朗。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生活平衡了,目標清晰了,實踐起來就會很容易。目前我堅持每個月寫一篇長文、每月讀一本書並輸出讀書筆記、參加了5月份的項目管理考試、每月參加姐妹聚會,每一類計劃都在如期完成,每天都能有滿滿的成就感,原來完成年度計劃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

同事們也都投來羨慕的眼光:“你的工作效率好高啊,生活內容也好豐富。”

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源頭,姐妹聚會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我們枯燥的生活添加的一點甜味劑,讓我們在實現年度計劃的過程中多一點樂趣。

03 年度計劃需要落實到每一天

由於工作性質原因,每天上班總會面臨很多的瑣事,10分鐘一個電話,5分鐘一個微信。通常就是一天下來,把自己忙的焦頭爛額,卻沒有任何成就感可言。下班後已經筋疲力盡,只想癱在沙發上,完全沒有精力去健身或者看書。

每次看著朋友圈裡那些下班後還去健身、上課的人,真的羨慕他們旺盛的精力。

這次的計劃目標雖然已經很清晰,但是我也沒有把握能完成,畢竟每天的時間和精力都被工作上的瑣事耗的差不多了,而這也是我往年的計劃總是夭折的一個重要原因。

直到看到最後一個章節——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年,書裡提到忙完工作再去實現年度計劃就來不及了,因為工作永遠是忙不完的。

怎麼樣才能有效的將目標付諸行動呢?首先將目標分解到每一天的每一個時間段,按照時間軸列出自己每天的待辦事項清單,這個清單除了工作以外,一定要將年度計劃裡其他類別的事項列進來,利用碎片時間或者休息時間去完成。

清單中事項也要分為立即去做(Do it)、計劃去做(Delay it)、授權去做(Delegate it)、儘量別做(Don’t do it)四類,然後再相應的去執行,即4D工作法。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遵循書裡的方法,我將自己的時間進行了合理的利用:以前上下班的路上,都是通過刷微博、抖音來度過,現在每天早上起來,打開手機,讓寫作課陪伴我刷牙洗臉乘地鐵;吃完午飯就趴在辦公桌上刷劇的習慣變成一人在單位的院子裡邊走圈邊思考每日的打卡作業,竟也幸運的見證院子裡果樹的花開花落;工作間隙休息時打開朋友圈的習慣也換成微信讀書。

對於工作上的瑣事,能馬上去完成的就離即去做,對於不能立即完成的,就設置固定的時間段去完成,這樣下來就有效治療了我的拖延症。

微信上一般都不是緊急事件,我會集中在中午和下午下班前半個小時來處理,這樣不僅使事件處理的高效,還能防止手機拿起來就放不下的情況,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如此下來,我發現即使自己在一堆瑣事中去工作,也可以很高效。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運用4D工作法以後,10個月過去了,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已經變得沒有那麼慌亂。每天在寫作力學院按時完成作業,每月堅持讀一本書,通過了5月份的項目管理考試,最近開始每日健身打卡。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種輕鬆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覺真好。


通常情況下,我們年初立下flag時總是雄心勃勃,可到了年底總是被現實啪啪打臉。我們的年度計劃總是半途而非,就是因為我們的年度計劃總是假大空,沒有認真的問過自己想要什麼,沒有衡量過自己能力和精力能完成多少,只是盲目的進行,結果只是用了一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根本做不到。

看完《只管去做》這本書,我才明白:年度計劃這件事也是有法可依的,靜下心來寫出讓自己怦然心動的生活願景,將願景拆解成平衡的年度目標,並用smart原則檢查目標的可行性,最後將年度目標分解到每一天。

3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的年度計劃不再落空

然後,不再多想,只管去做,如此,終有一天,夢想會照進現實。

2019年過去了,如果你的年度計劃已經夭折,那麼不妨去讀讀這本書,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讓新年計劃落到實處。

祝我們都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