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家长

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各种艺术课程

希望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长

陶冶情操

画画,就是其中的一大热门

然而,在培养孩子画画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家长都忽略了一个重点……


为什么让孩子学画画


01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画画,可以让孩子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这五种能力得到均衡地发展,刺激想象力和思考,让孩子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02

增强专注力

一幅画要想画好,需要专心致志、全心投入。因此,画画能锻炼的孩子性格沉静专注,有定力。在学习上就表现为:课堂听讲不分心,坐得住;写作业不东张西望,完成的效率很高;答卷子能够静得下来心,仔细认真地作答。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03

增强观察力

要想下笔有画,需要孩子学会观察细节,抓住特征。所以,画画好的孩子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既善于抓住重点,也能捕捉细节。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04

爱动脑筋

孩子画画就乱涂乱画?NO!任何一个涂鸦其实在孩子心中都有原型。有的是大脑构思好再落笔,有时是边画边构思。无论哪种方式,其实画画都锻炼孩子的脑力。爱动脑筋的孩子才能画出与众不同的精彩作品。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05

情感表达和交流

画画是孩子和这个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绘画,一个孩子可以将他成长过程中的很多冲动、疑惑、迷茫、收获都表达出来。同时父母也能够通过绘画感受到孩子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促进亲子关系。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由此可见,学画画的确对孩子有很多好处。但大部分的家长都不知道,要让孩子接受绘画的熏陶,并不是简单地买一套画具给孩子,或是将孩子送去各种绘画补习班,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一方面,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画作的内容,让绘画的美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父母能够借此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引导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如何陪伴孩子绘画


顺应不同阶段的绘画行为发展规律

随着心理和身体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绘画行为会在不同阶段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了解这样的规律,就能避免父母不恰当的干预。

0-3岁

孩子的精细动作在发展,从拳头抓握发展到五指抓握,从无序涂鸦向画出图形过渡。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3-5岁

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具有强烈的表达欲。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事物,最典型的就是开始画出“蝌蚪人”。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5-8岁

三指抓握能力不断完善,能够用较为流畅的线条表现整体形象,平面结构合理,例如人是有圆圆的头,头上还有鼻子、眼睛等。

但局限于平面绘画,缺乏透视和立体感,也不能表达出光线的明暗。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8+岁

孩子不仅能够正确画出事物形状,还会注意到透视、明暗、结构等方面,试图表达出事物的真实的样子。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由表达自己的过程。

在陪伴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理解去干预孩子绘画。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过早的用专业技能或“画得像”的要求去指挥孩子,会阻碍孩子的创造发挥。

可以通过“你觉得耳朵应该是什么颜色呀”、“你想把树画多高呢”等的问题,将主导权和选择性给孩子,引导孩子进行创作。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为孩子创造一个表达环境

在孩子完成自己的画作后,父母可以在一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作品中的故事与个人体验。

当父母问出“这是什么”、“他在干什么”这样的问题后,孩子就能在表达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家长注意,这样让孩子学画画是不对的!陪伴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该对此表达认同与赞扬,让这个分享的过程,成为孩子继续绘画的动力。

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与孩子一起自由创作,

边玩边学,

为孩子的发展成长

获得足够的养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