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

越來越多家長

從小就讓孩子學習各種藝術課程

希望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長

陶冶情操

畫畫,就是其中的一大熱門

然而,在培養孩子畫畫的過程中

大部分的家長都忽略了一個重點……


為什麼讓孩子學畫畫


01

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通過畫畫,可以讓孩子的動手能力、眼睛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這五種能力得到均衡地發展,刺激想象力和思考,讓孩子成為富有創造力的人。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02

增強專注力

一幅畫要想畫好,需要專心致志、全心投入。因此,畫畫能鍛鍊的孩子性格沉靜專注,有定力。在學習上就表現為:課堂聽講不分心,坐得住;寫作業不東張西望,完成的效率很高;答卷子能夠靜得下來心,仔細認真地作答。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03

增強觀察力

要想下筆有畫,需要孩子學會觀察細節,抓住特徵。所以,畫畫好的孩子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既善於抓住重點,也能捕捉細節。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04

愛動腦筋

孩子畫畫就亂塗亂畫?NO!任何一個塗鴉其實在孩子心中都有原型。有的是大腦構思好再落筆,有時是邊畫邊構思。無論哪種方式,其實畫畫都鍛鍊孩子的腦力。愛動腦筋的孩子才能畫出與眾不同的精彩作品。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05

情感表達和交流

畫畫是孩子和這個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繪畫,一個孩子可以將他成長過程中的很多衝動、疑惑、迷茫、收穫都表達出來。同時父母也能夠通過繪畫感受到孩子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對周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促進親子關係。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由此可見,學畫畫的確對孩子有很多好處。但大部分的家長都不知道,要讓孩子接受繪畫的薰陶,並不是簡單地買一套畫具給孩子,或是將孩子送去各種繪畫補習班,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一方面,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畫作的內容,讓繪畫的美育功能發揮到最大;另一方面,父母能夠藉此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引導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如何陪伴孩子繪畫


順應不同階段的繪畫行為發展規律

隨著心理和身體的不斷髮展,孩子的繪畫行為會在不同階段呈現不一樣的特點,瞭解這樣的規律,就能避免父母不恰當的干預。

0-3歲

孩子的精細動作在發展,從拳頭抓握髮展到五指抓握,從無序塗鴉向畫出圖形過渡。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3-5歲

孩子的語言和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具有強烈的表達欲。能夠用簡單的線條和形狀表現事物,最典型的就是開始畫出“蝌蚪人”。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5-8歲

三指抓握能力不斷完善,能夠用較為流暢的線條表現整體形象,平面結構合理,例如人是有圓圓的頭,頭上還有鼻子、眼睛等。

但侷限於平面繪畫,缺乏透視和立體感,也不能表達出光線的明暗。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8+歲

孩子不僅能夠正確畫出事物形狀,還會注意到透視、明暗、結構等方面,試圖表達出事物的真實的樣子。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繪畫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機會,畫得漂不漂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由表達自己的過程。

在陪伴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理解去幹預孩子繪畫。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過早的用專業技能或“畫得像”的要求去指揮孩子,會阻礙孩子的創造發揮。

可以通過“你覺得耳朵應該是什麼顏色呀”、“你想把樹畫多高呢”等的問題,將主導權和選擇性給孩子,引導孩子進行創作。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為孩子創造一個表達環境

在孩子完成自己的畫作後,父母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表達自己作品中的故事與個人體驗。

當父母問出“這是什麼”、“他在幹什麼”這樣的問題後,孩子就能在表達的過程中,發展語言、思維等方面的能力。

家長注意,這樣讓孩子學畫畫是不對的!陪伴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同時,父母也應該對此表達認同與讚揚,讓這個分享的過程,成為孩子繼續繪畫的動力。

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與孩子一起自由創作,

邊玩邊學,

為孩子的發展成長

獲得足夠的養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