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少年的你》。上線3天就獲得6億票房,勢不可擋,一向苛刻的豆瓣,評分高達8.4。

10月26日,人民日報在官方微博上評論《少年的你》,稱“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周冬雨扮演的陳念,是《少年的你》中的女主角。臨近高考的時候,她遭遇了校園欺凌,但是家裡無法給她提供支撐,學校沒有給她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只有班主任空洞的安慰,連警察也拿實施霸凌的學生沒有辦法,她孤立無援。

一度看到有網友提問,電影裡的霸凌情節是不是誇大了?事實上,這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縮影。透過影片,我們應該看到這些現實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現象,真的是細思極恐。

1 約有一半的學生遭受過校園欺凌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在家長看來,校園本應是祥和之地。孩子們在那裡學知識、長身體,遠離社會的複雜。然而,學校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因為每一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

他們的家境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價值觀念更不同。他們年少、無知、衝動,不太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也不太清楚做了需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因此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

可能許多人並不清楚現在校園霸凌現象有多嚴重?騰訊新聞《看見校園霸凌,公眾認知數據報告》中,3萬6千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霸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霸凌者也都被別人欺負過。

那麼,哪些人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如果仔細觀察那些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大都具有一些特徵:內向、膽小、懦弱、不合群、沉默等等。這些記號,是誰給他們留下的呢?最大可能是來自比較糟糕的原生家庭!

《少年的你》中遭受霸凌的胡小蝶,直到跳樓自殺,父母也沒出現過。陳念被欺負後,孤獨無助的臉上就寫著這樣的家庭留給她的特徵:自卑、沉默、內向。

要想孩子不受欺負,原生家庭一定要給孩子一些心靈上的滋養,讓他們自信、陽光、勇敢!

2 很多孩子遭受欺凌後,選擇沉默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影片中的胡小蝶面對欺凌時選擇了沉默,在沉默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胡小蝶死後,陳念成為那幾個女生新的霸凌對象。為了能夠順利度過高考,陳念沒有沉默,她主動聯繫了警方,反映了胡小蝶和自己遭受欺凌的事情。

然而,實施欺凌行為的三個女生矢口否認,警方也找不到什麼證據,只好移交學校處理。而學校只是讓那三個女生停課,但允許她們參加高考。這樣的處理,不僅沒有改變陳念遭受欺凌的局面,反而讓欺凌行為變本加厲。

此後的陳念,遭受欺凌想求助學校的時候,就會想起班主任的話:“都只是個孩子,她們還有無限的未來,只是同學間的玩鬧過了火……”

想到報警,腦海中就會浮現鄭警官的話:“長大就像跳水,閉上眼睛什麼都不要想,就往河裡跳,河裡會有沙子石頭,還有蚌殼,但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

這樣的安慰和雞湯,給不了陳念一點力量。她不再奢望警察和學校的幫助,父母也指望不上,只能選擇沉默。如果不是小北保護她,她真的很難活下去!

家長的不關心、學校的不作為、同學的冷漠、老師的無能為力,讓那些遭受欺凌的孩子無處訴說,不願訴說。最終不是在沉默中一步步走向絕路,就是在沉默中以暴制暴。

3 片面的應試教育壓榨下,人性會扭曲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看電影的時候,有幾個鏡頭讓人內心沉重。

第一個是,胡小蝶跳樓自殺後,全校學生圍觀拍照驚呼,只有陳念一個人走過去給逝者蓋上校服。警察調查時,班上沒有一個人出來證實胡小蝶受到過欺凌。

第二個是魏萊把陳念母親被人逼債遭人辱罵的信息,發到了班級群裡之後,班級集體發出噓聲,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制止。

第三個是警察問詢實施霸凌的代表人物魏萊,胡小蝶為什麼會跳樓。魏萊直接否認這件事跟她的關係,還說“死了就死了唄,學校給死者賠了幾十萬,胡小蝶即便唸了大學,要工作多少年,才可以給家裡那麼多錢啊?”

這些扭曲的價值觀,真的讓人從心底生出一股涼意。他們讀到了高四,卻沒有判斷力;他們想考大學,卻沒有良知。

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冷漠、利己、被扭曲的價值觀。曾聽到一個國內頂級名校的研究生親口說,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攝取資源,獲得地位,然後復仇。

錢理群教授曾說:“反觀為北大輸送人才的中學教育,有一個讓我出一身冷汗的發現,我們正在培養“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是真正危害社會,影響國家、民族的未來的。

4 嬌慣的孩子會有人替父母教育他們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霸凌的代表人物魏萊,家境優渥,嬌縱任性,是對作惡毫無負擔的人。在魏萊媽媽的眼中,女兒絕對不可能去欺負別人,那麼乖,那麼有素質。

因此,學校找魏萊媽媽過去談話,她信誓旦旦的保證,女兒肯定沒有欺負別人,一定是那些被欺負的人缺少教養、挑起事端。她捨不得批評教育女兒。

但人作孽,不可活。魏萊終究沒有未來,她死了。魏萊的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看到女兒遺體的那一瞬間,她崩潰了,真是可憐。

生活給魏萊和她媽媽上了一課,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告訴她們,人不可作惡。

5 莘莘學子正在喪失學習的興趣

高考完了,學生開始了撕書。雪片般的碎屑紛紛揚揚,白花花的一片瀰漫在校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出殯的情景,這也的確是一場青春的祭奠。

影片中的這一幕,現實中年年都有。那些被應試教育埋葬了青春的孩子,他們要為逝去的大好年華舉行一場落“頁”繽紛的葬禮,他們內心在吶喊,他們的靈魂在迷惘。他們不甘美好年歲的逝去,太久的壓抑在撕書中釋放。

撕書,其實是恨書。人民大學的某教授就曾指出:中國大學生們普遍缺乏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進取精神。大學生在剛剛贏得可以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自由航行的機遇之際,卻普遍呈現出無精打采,行動怠惰,無所事事,手足無措。

在經歷初中和高中至少6年強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壓之後,他們普遍疲憊不堪,甚至身心損傷,他們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了。

《少年的你》熱映,影片中5個教育現象細思極恐

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又能有怎樣的未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