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从他身上,我清楚的看到一个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想起了童年时也是这般成长起来的自己,那个敏感无助的小孩,我想帮他,却无能为力。而这样的悲剧,还在大面积地上演着。

——题记

01

在我反复把一道题讲了五遍,逐渐失去耐心而稍稍提高了音调的时候, 他妈妈走了进来,破口大骂,他眉头紧皱,把手中的笔重重地摔到地上握紧了拳头。

他是我带的家教的学生。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很喜欢他。学习上固然一塌糊涂,但乖巧懂事,也有小孩特有的调皮和灵性。进大学以后,很多事情都变的复杂,现实的种种让人疲惫不堪,倒是和小孩子相处起来,轻松而又充满乐趣。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他的异样。在我讲题的过程中,他总是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封闭起来,他不愿接受我所教的更好的方法,反而一味坚持自己的做法绝对正确。甚至,他在听讲的时候,你说出的话似乎根本进不了他的耳朵,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你,仿佛在欣赏你唱的独角戏。偶尔,他会很突然地做鬼脸,一副极其夸张的愤怒的表情,自顾自地沉浸在这种表情的呈现中。后来我才发现,那些扭曲的表情,是他成长的印记。他在模仿爸爸生气时的表情。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02

听说,以前的他,几乎天天挨揍。

的确,他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解题思维和记忆力似乎都不太好,也难怪其班上倒数第一的成绩。他妈妈辞职做了全职妈妈,一心想要提升他的学习。给他报了数不清的班,每每我在解题时,他妈妈就在旁边听着,比他还要认真。偶尔,我管不住了,阿姨就会开始训话,诸如你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你得对得起父母的爱之类。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太过于望子成龙了,以至于忍不住频频对儿子的学业指手画脚,她烦,儿子烦,我也烦。我曾跟阿姨商量,适当给他减负,让他能学的轻松一点,后来才明白,如若管的松了,那也将是一场灾难。小孩子是体验不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学习的重要性的,正如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有多美好。

终于,我发现了症结所在。孩子的智力并没有问题,他正常得很普通。他只是不愿意去学会这些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爸妈的关爱和陪伴。他的父母早年忙于生意,直到最近两年他们终于搬到了学区房,生意也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冷淡了下来,妈妈才辞职做了全职妈妈。在此之前,他周末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懂事却也寂寞凄凉。稳坐倒数第一后,妈妈急了,才下定决心陪伴他。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而生意场的成败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父母的情绪,计算着日益惨淡的收入,背负着学区房的高额房贷,看到他永远在及格线徘徊的分数,爸爸总是在喝了酒之后大发雷霆,动手也是常有的事。童年的他一直就处在爸爸的棍棒和妈妈的言语之间的双重打压之下,那是现在的温暖也弥补不了的。

03

看着他以这样一种稚嫩的方式谋取父母的爱,我想起了童年的自己。我理解忙于生计的父母,原谅他们所有的疏忽,但那块空白还是填不满。孩子的世界是敏感脆弱的,脆弱的心灵上的伤口,往往结不了痂。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每一次,阿姨都会好吃好喝地招待我,看到我被他气到都会笑脸相迎,她说:老师啊,这孩子确实是让人费心,但他就是我们的全部了啊,现在我们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多讽刺呢,努力打拼终于买到了学区房,才发现,原来一直抓错了重点。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期待有多大,却不知道是否该戳穿这个孩子的小伎俩。

当我问他是不是担心学习好了爸妈就会像以前一样没时间管你了,他睁大眼睛定定地看着我,然后点了点头。

我心底泛酸,却也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妈妈精细地安排着他的学习和生活,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学习时间。他偶尔也会烦妈妈事无巨细的管理。但更多的,是看到我们为他干着急甚至生气的快感。

被忽视得太久的孩子,连批评都当作恩赐。

那个六年级的孩子

我悄悄跟他说,你知道吗,爸妈付出的太多,期望太多,如果一直没有成效,他们会失望的,如果他们失望了,很可能就是彻底的失望哦。他怔住了,随即转过头,一言不发做作业。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听课听的格外认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