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從他身上,我清楚的看到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我想起了童年時也是這般成長起來的自己,那個敏感無助的小孩,我想幫他,卻無能為力。而這樣的悲劇,還在大面積地上演著。

——題記

01

在我反覆把一道題講了五遍,逐漸失去耐心而稍稍提高了音調的時候, 他媽媽走了進來,破口大罵,他眉頭緊皺,把手中的筆重重地摔到地上握緊了拳頭。

他是我帶的家教的學生。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很喜歡他。學習上固然一塌糊塗,但乖巧懂事,也有小孩特有的調皮和靈性。進大學以後,很多事情都變的複雜,現實的種種讓人疲憊不堪,倒是和小孩子相處起來,輕鬆而又充滿樂趣。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時間久了,我漸漸發現他的異樣。在我講題的過程中,他總是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封閉起來,他不願接受我所教的更好的方法,反而一味堅持自己的做法絕對正確。甚至,他在聽講的時候,你說出的話似乎根本進不了他的耳朵,他只是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彷彿在欣賞你唱的獨角戲。偶爾,他會很突然地做鬼臉,一副極其誇張的憤怒的表情,自顧自地沉浸在這種表情的呈現中。後來我才發現,那些扭曲的表情,是他成長的印記。他在模仿爸爸生氣時的表情。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02

聽說,以前的他,幾乎天天捱揍。

的確,他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解題思維和記憶力似乎都不太好,也難怪其班上倒數第一的成績。他媽媽辭職做了全職媽媽,一心想要提升他的學習。給他報了數不清的班,每每我在解題時,他媽媽就在旁邊聽著,比他還要認真。偶爾,我管不住了,阿姨就會開始訓話,諸如你不努力就會被社會淘汰、你得對得起父母的愛之類。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太過於望子成龍了,以至於忍不住頻頻對兒子的學業指手畫腳,她煩,兒子煩,我也煩。我曾跟阿姨商量,適當給他減負,讓他能學的輕鬆一點,後來才明白,如若管的鬆了,那也將是一場災難。小孩子是體驗不到這個世界的殘酷和學習的重要性的,正如他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生活有多美好。

終於,我發現了癥結所在。孩子的智力並沒有問題,他正常得很普通。他只是不願意去學會這些知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爸媽的關愛和陪伴。他的父母早年忙於生意,直到最近兩年他們終於搬到了學區房,生意也受經濟狀況的影響冷淡了下來,媽媽才辭職做了全職媽媽。在此之前,他週末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懂事卻也寂寞淒涼。穩坐倒數第一後,媽媽急了,才下定決心陪伴他。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而生意場的成敗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父母的情緒,計算著日益慘淡的收入,揹負著學區房的高額房貸,看到他永遠在及格線徘徊的分數,爸爸總是在喝了酒之後大發雷霆,動手也是常有的事。童年的他一直就處在爸爸的棍棒和媽媽的言語之間的雙重打壓之下,那是現在的溫暖也彌補不了的。

03

看著他以這樣一種稚嫩的方式謀取父母的愛,我想起了童年的自己。我理解忙於生計的父母,原諒他們所有的疏忽,但那塊空白還是填不滿。孩子的世界是敏感脆弱的,脆弱的心靈上的傷口,往往結不了痂。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每一次,阿姨都會好吃好喝地招待我,看到我被他氣到都會笑臉相迎,她說:老師啊,這孩子確實是讓人費心,但他就是我們的全部了啊,現在我們的希望就寄託在你身上了。多諷刺呢,努力打拼終於買到了學區房,才發現,原來一直抓錯了重點。我當然知道他們的期待有多大,卻不知道是否該戳穿這個孩子的小伎倆。

當我問他是不是擔心學習好了爸媽就會像以前一樣沒時間管你了,他睜大眼睛定定地看著我,然後點了點頭。

我心底泛酸,卻也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媽媽精細地安排著他的學習和生活,不放過任何可能的學習時間。他偶爾也會煩媽媽事無鉅細的管理。但更多的,是看到我們為他乾著急甚至生氣的快感。

被忽視得太久的孩子,連批評都當作恩賜。

那個六年級的孩子

我悄悄跟他說,你知道嗎,爸媽付出的太多,期望太多,如果一直沒有成效,他們會失望的,如果他們失望了,很可能就是徹底的失望哦。他怔住了,隨即轉過頭,一言不發做作業。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他聽課聽的格外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