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这5大溺爱方式,毁了你的孩子!

不溺爱不娇惯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精彩的人生。但很多家长并没有这个意识,反而十分溺爱孩子。


以下5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仔细看看,并自我检讨下,有没有犯以下的溺爱症?


1


“我就要吃这个!”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吃的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全家人的生日都可以不过,但是他的生日必须要过,要买蛋糕,要请朋友们出去吃饭。


父母们也格外重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于是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这样孩子就会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家里人都必须要围着他转,不注重场合,甚至客人来了都闹得没法谈话。


2


“我就想买这个!”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要玩具,看到了就必须给买。想要吃糖,不买就大哭大叫,必须要吃到嘴里。父母也很宠爱孩子,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父母也没有计划让孩子合理的支配,孩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毫无顾忌!


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这样的孩子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喜欢挥霍。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别让这5大溺爱方式,毁了你的孩子!


3


“你求求我,我才把饭吃完!”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例如,父母边哄边求孩子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睡觉。吃饭的时候必须要玩手机,不然就不吃了,等等……


其实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让孩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明是非,父母也培养不出孩子的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同时威信也丧失殆尽。


别让这5大溺爱方式,毁了你的孩子!


4


“妈,我的袜子你洗了吗?”


有的父母从来不让孩子劳动,孩子的生活全部都一手包办了;有的父母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走。怕累着苦着孩子,认为孩子只要会学习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做,把孩子保护成了“温室的花朵”


这样包办下去,父母必然会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换来的则是一个懒惰,生活无法自理的“巨婴”


其实孩子虽然稚嫩,但是他们并不脆弱,他们不会因为受了些委屈和挫败就有心理阴影,正好相反,经常应付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遍存在的烦躁,无聊,失望和挑战,会让他们越来越坚强。


别让这5大溺爱方式,毁了你的孩子!


5


“我要告我奶奶了!”


全家在一起照顾孩子,总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有的父母管孩子,爷爷奶奶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好呢!”


孩子一听,自然无法无天。这样的孩子“教不了”!因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


这样的孩子不懂得谦让道歉,容易遭到排挤。其实不管是谁都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父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摆正位置、调整心态。让孩子正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对错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