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參觀項王故里所引發的些許感慨

今日有幸去江蘇宿遷遊覽了項王故里,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評價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之爭,就我個人而言,因為自古歷史便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且劉邦又開創了一個令我們國人至今引以為豪的大漢帝國,所以我不能說劉邦是一個陰險小人,因為要做一名開國君主,必須要有手段,甚至有時候又要能狠下心,但劉邦在我心裡也不是一個英雄,他沒有英雄所具備的的仁義與豪氣,他只是一個成功者而已。

由參觀項王故里所引發的些許感慨

而項羽,我認為他也稱不上“英雄”二字,鉅鹿之戰後他大肆屠殺戰俘,入咸陽後引兵屠城,殘殺秦王子嬰,縱火燒燬秦王宮,後期輕信他人離間之計逼走范增,致使將帥不和,目光短淺毫無遠見,大好前景毀於一旦,這些都是他一生的汙點,無論如何也洗脫不掉的,只是當年他破釜沉舟,以區區五萬兵力大破秦軍四十萬的勇猛無畏;於彭城自稱西楚霸王,大封天下諸侯時的意氣風發;垓下之圍時,與虞姬生死離別時的鐵血柔情。這些又都觸動了我們內心最敏感的神經,從而掩蓋了他曾犯下的過錯,相比於劉邦的狡詐,這些又都是男人應該做的,應該有的,敢作敢為的項羽無愧一個有血有肉,頂天立地的人,他的情感,他的喜怒哀樂全都表現在臉上,一個並無多少心機甚至有些單純的人又怎會是劉邦的對手?也許他的命運早已註定,所以烏江邊上,他放棄了逃跑,既然上天選擇了劉邦拋棄了他,而逃跑又是他所不恥之行為,那就放棄吧,自己既已立下不世之功,虞姬也已離他而去,又何必再貪戀這並不漫長的生命呢,不管結局如何,他依然是西楚霸王,我想,他至死都不曾後悔他放棄生命的最終選擇。

由參觀項王故里所引發的些許感慨

項羽死了,後世很多文人紛紛寫詩來表達對他的惋惜之情,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杜牧和李清照的詩了吧。

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由參觀項王故里所引發的些許感慨

在參觀項王故里的過程中,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兩首詩,也會時常在心中反覆默誦,他明明不是我所認為的“英雄”,卻會在我心中產生像杜牧,李清照式的共鳴與感慨,風沙掩蓋了當年的戰場,雨雪銷蝕了當年的兵戈,而他卻在永恆與流逝的時間中被重新選擇,這一次,他沒有再被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