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轻轻的他走了,

带着对大山深深的眷恋走了;

轻轻的他走了,

带着心中时刻牵挂着的贫困户走了;

时间定格在这一天:2020年1月8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锦屏县应急局干部杨从康因患重感冒引发心肌梗塞,倒在去县医院的路上,年仅47岁……,追随着杨从康的足迹,笔者来到他生前工作过的彦洞村、战斗过的前沿指挥部,听乡亲、战友和他的亲人含泪讲述杨从康的故事,他们用一段段深情回忆,勾勒出一名扶贫干部的本色与为民初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在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还在一线冲锋陷阵

1月9日上午,笔者跟随彦洞乡党委书记龙政樟走进彦洞村杨从康的住地,只见寝室外走廊一张简易很小的铝合金桌上还堆着一摞扶贫材料。空荡荡的寝室没有床,被子直接铺在地面上。地铺上没有枕头,床单有些褶皱,一个塑料漱口杯孤零零的放在铺边。

“他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从不考虑舒适休息,吃饭也是随便扒几口,总是抢时间整理扶贫材料或入户做贫困户工作……”回忆过往的点滴,与杨从康同寝室的彦洞乡干部吴高智泪水湿润了眼睛。

虽然,杨从康已经永远离去,但在彦洞村,他的“身影”还随处可见。在村脱贫攻坚前沿指挥部岗位牌上,在他帮扶的贫困户家里,都能看到杨从康的照片和名字。

在同事和战友眼里,杨从康就是个“拼命三郎”。在倒下去的前几天,他还在扑下身子拼命干。他的战友向笔者讲述了他那几天的工作情况:

1月2日,杨从康按照彦洞战区指挥部工作部署,开展走访贫困户及精准核实“一户一袋”资料,连续奋战。在1月6日的工作过程中,与其一同检查的战友发现杨从康额头冒汗,于是劝其请假休息。但“不听话”的杨从康表示,扶贫工作不容马虎,待省第三方评估检查工作结束后自己再行请假。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1月8日上午,省第三方评估检查彦洞乡工作结束后,杨从康依然在村里做贫困户工作,村前沿指挥长龚文林发现杨从康在服感冒药并伴有咳嗽,劝他回家治疗,他却说:“小感冒没问题,能坚持!”直到傍晚杨从康感到身体不适,趁着彦洞到锦屏的便车,晚上7:20分左右,他从彦洞搭车回到锦屏县城家中拿了几件必备物品后,约10点20分,在县城六街等出租车去县医院时,突然昏迷倒地,不省人事。他的儿子立马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锦屏县人民医院,经过医院专家的全力救治,但无力回天,晚上11点30分左右,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当得知杨从康去世的消息,彦洞村前沿指挥长龚文林眼含泪水非常动情地说:“杨从康去医院前他还在做扶贫工作,要是没有便车他还会继续留在村里,在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还在一线冲锋陷阵,他为扶贫事业奉献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这个干部是真帮我们哩”

“参与扶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是我们应该担当的责任。”这是杨从康常说的一句话,他用生命、用忠诚践行了这个誓言。

“真的是太突然了,太可惜了!杨从康为人非常好、工作非常主动,责任心非常强!”谈起杨从康的猝然离世,彦洞村民委主任罗朝相满心悲痛,甚是惋惜。

“今天我外出打工回来了,想请杨从康到我家喝口水吃口饭,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这个干部是真帮我们哩。”62岁的贫困户罗朝先念念不忘杨从康为他家维修房屋,并自掏腰包帮助买水泥、沙子,帮助铺就门前水泥院子。

“听说我们家帮扶干部杨从康去世,我一夜没合眼。这么好的人,天老爷怎么会狠心让他走!”贫困户王孟銮泪水涟涟。

在贫困户和村民的眼里,杨从康就像村里的亲戚,他经常帮贫困户出主意、想脱贫办法,帮贫困户排忧解难,群众有什么话都愿意和他聊,都愿把他当亲人一样看待。

杨从康帮扶有7个贫困户,3个非贫困户,为做实帮扶工作,他每天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半才回宿舍,一次次的跟帮扶户掏心窝子,苦口婆心的讲政策,与群众打成一片,营造了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他得知帮扶户罗朝栋父亲脑梗瘫痪在病床上,便三天两头到去看望老人,帮老人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来照顾,并往返相关部门为老人办理慢性卡,老人家逢人就说,杨从康是个好干部!

就这样,杨从康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生命之光,温暖贫困群众的心灵!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把本职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舞台

在杨从康短短一生中,工作24年,辗转3个乡镇,在林业基层一干就是18年。杨从康把本职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舞台,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工作上,把全部心血都付诸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任劳任怨,勤政为民,无私奉献。

担任铜鼓镇林业站长工作期间,正值国家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铜鼓镇当时有18.2万多亩山林,并且面临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普遍存在的地证不符、权属纠纷等。因大家都不熟悉林改新政策,感觉工作无从下手。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要勇于尝试,要勇敢迈出第一步……”杨从康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他认真研读林改政策,对林改操作流程了然于心。白天,他带领干部进村入户勘查山林地界,晚上召集村民开会,宣讲林改政策,获取群众支持。小塘村有山林29.3万多亩,杨从康重点攻克小塘村,以点带面,顺利完成了全镇任务。铜鼓镇成为锦屏县林权改革任务完成较好较快的乡镇之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杨从康同志在县林业局工作期间,面对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严峻的形势,重大的责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带领森林防火办公室干部职工踏遍了全县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同时深入集市设置宣传平台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讲解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及违法的严重性,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信息2万余条次;在他的宣传发动下,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无论是在哪个乡镇、哪个工作岗位,杨从康都把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惟一的选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亲人朋友一直深爱

“融在血液中的作为,刻在心底的善良。”这是杨从康在生前一本笔记本上写下的一句话。诚如他所写,他是一个有信念、有作为、有善心、有爱心的好同志。

“老三,最近我要长驻彦洞村搞扶贫工作,家里面就辛苦你照顾父母了,现在国家政策好,要听党话,要感党恩”这是杨从康在1月2日出门入驻彦洞开展迎检工作前跟他的三弟杨从于的一句道别话,哪知竟成了兄弟俩的诀别之言。

杨从康品质优秀、心地善良,一直深爱着亲人朋友。在家,他是暖心的丈夫。妻子罗显艳是单亲家庭,结婚4年后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17年的风风雨雨,杨从康对妻子至始至终不离不弃,他对精神病妻子的艰辛付出,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单亲的家庭、贫苦之命,岳父2011年去世后,患有糖尿病76多岁的岳母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妻子生活起居的照顾留给他的似乎只有黯然,可他的脸上却写着坚韧和快乐。

在朋友眼里,杨从康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谁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在父母心里,杨从康是个孝顺的儿子。他特别关注父母身体健康,每年都会带着父母去医院检查身体。平时也经常买肉买酒回老家陪同父母双亲一起吃顿饭。每当父母生日时,他精心准备,为他们祝福。

1月10日上午,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毛有智同志委托,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波同志率领县政府办、县应急局、钟灵乡政府负责人看望杨从康的家人时,杨从康70岁的老父亲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说:“既然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肯定要有人作出牺牲。我的儿子虽然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父亲,我的心像撕裂一般剧痛难过,但是想到有一个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儿子我很自豪。”

杨从康走了,但他的身影,仍然激励着更多的干部群众在艰巨的脱贫攻坚决战中砥砺奋进!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追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杨从康


锦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信息宣传组:龙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