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有这么一群孩子,八至十五岁,他们只用1块钱人民币,从中国到美国、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十五天的时间,四至五个城市,还要完成在哈佛进行百人以上演讲,在华尔街调查"每天在交易什么"这样的稀奇古怪的难题。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还是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中国南海的一个孤岛上,没有食物、没有淡水,甚至连点火的设备都没有,他们要进行三至五天的孤岛生存。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请问,你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吗?给予"肯定"回答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呢?他们觉得当前的孩子成长、升学、考试比什么都重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太危险了!

我的理解:这是对教育、对安全的偏见。欧美进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营地教育研究,有这么一组数据:在家的风险比率是在学校风险比率的两倍,在大自然中的风险只是在家里的二十七分之一,如果在极限挑战环境下的风险只有在家里的不到一百分之一。但是我们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相信这个数据。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有这么一个孩子,今年已经考上大学了,我是在他初二的时候认识他的。在海岛的一个生存当中,他是在数万个孩子当中优选出来直接保送到里面的一个孩子。十四岁,自己不会穿衣服;十四岁,吃饭不知道去找谁要,只会在那发怒、发火。在离开我的最后一个晚上和妈妈发生冲突,差点把妈妈逼得从楼上跳了下去。

应试和升学不是教育的全部,有时甚至是反教育的!

这个孩子,我认识她更早,2009 年。认识我的时候,她是一个别人眼里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父母特别骄傲。但是就这样,父母每个周末还把她从这个辅导班送到那个辅导班,中午的午餐都是在转场的车上吃的。就是她,在初三毕业的时候,成绩没有考好,没有考到理想中的学校。父母呢,还没有警醒,她依然在高中继续加压。在高三前崩溃了,高考参加不了了,精神和心理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有人说,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不敢冒险。听起来似乎非常符合逻辑。我也是孩子的父亲,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想法。但事实是什么样子呢?这个孩子(上图)在今年的 8 月 19 号,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上,我给他过了十周岁的生日。就是他,八岁的时候在秦岭的一个原始丛林一个深夜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我们进行一次深夜山难救援的演练,他从睡梦当中迅速地爬起,带着他十多名队员,用学完的绳结和野外急救技术,迅速奔到了两公里以外的一个地方,做好担架,把受伤的他的小伙伴抬回到安全的地带。也是他,今年 8 月 20 号,我带着他在非洲登顶乞力马扎罗。

控制危机的最好路径,是教会我们的孩子识别风险和自己管控风险的能力!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根本不需要冒险,我们的物质条件那么好。这个学校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离墨尔本大概二百六十多公里的一个地方,这个学校的名字叫做 TIMBERTOP(下图)。它只接受初三年级的孩子,在这一年当中,没有任何现代化通讯装备。一年当中,自己要解决所有的吃穿住行,要自己养牛、自己养羊、自己种菜、自己酿酒去换盐和油。每天要进行十公里的拉练。一个学年分四个学期,四个学期有雪上、有水上、有原始丛林,有徒步。每周只上四天半的课,其余的两天半就是在原始的状态下去冒险、去体验。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基本上都成了澳大利亚乃至欧美社会当中的精英,比如说查尔斯王子。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我们更多的人对冒险存在一种偏见,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什么叫冒险?我的理解是从舒适区走向挑战区的所有前进都是冒险。比如说我今天站在这里,对我来说,也是冒险,我也会紧张。但是,我们生命的进程中不能没冒险。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在成长的进程当中,冒险才会有痛,身体有了痛,我们才懂得珍惜,心灵有了痛,真正的成长才开始。

2017年 8 月 21 号,我带着从非洲登上乞力马扎罗的这种喜悦回来,但是我觉得这段历程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东非大草原上那些生灵给我的生长启示。我们的老祖先在两三百万年前也在这片大草原上,他们为了看到远处更远的猎物,能够摘到更高树上的果实,他们站了起来,学会了直立行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雷电引起的火灾里面找到了熟食,他们学会了用火。他们在与飞禽走兽的斗争中学会了狩猎。他们尝遍了酸甜苦辣,慢慢地学会了识别植物。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我觉得实际上就是每个生命的冒险史。只不过,我们现在不愿意再冒险了。人的成长就是经历,所谓卓越其实就是经历非凡。我们其实每段经历,尤其是童年的经历,都会给我们人生的生命过程中留下不一样的印记。

我现在清楚记得我十岁时候的一次冒险。我家在皖北一个小农村,特别贫穷。那个时候,我从家里"偷"了一笔巨款,六块钱人民币,还把我妈妈陪嫁的银手镯也揣在兜里,以备不时之需。我从那个地方坐了一整天的车到南京,那个时候我眼中最大的都市,一整天。然后呢,不敢用钱去买票、吃饭,没有地方住宿。甚至在南京差点被人踹下了公交车,因为没钱坐。也不敢去乞讨,因为张不开嘴。一个农村的孩子,在大都市里,那种境遇,我现在是无法想象、无法回首的。

但是就是这段经历,奠定了我在开头给大家讲的,我们进行一块钱城市生存挑战。也就是童年这段经历,我与父亲经常下河摸鱼、经常森林里去狩猎,奠定了我以后带着更多的小朋友,包括我自己,穿越在大森林,上天入地、上山下海,进行各种自然体验,进行各种冒险。整个生命的进程,我觉得这些印记为我注入了不竭的能量。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有这样一段对话,也对我的生命成长又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我女儿八岁的时候,她跟我进行过一次对话。她说,爸爸,人都会死,那我们为什么这么累地活着?我说活着为了吃饭啊,就把她糊弄过去了。十五岁的时候,她又一次把这个问题抛给我。这次哭了,整整哭了一夜。

活着的意义在于正在活着、正在经历!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只有在不断地经历成长当中,注入不一样的非凡经历,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更加丰满。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敢冒险了?因为我们在无视成长。其实我们的老祖先在很久以前都是像贝尔一样的英雄,不过我们现在退化了。体制的制约、安全的焦虑,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借口。像这种冒险教育,像这种各种的自然体验,从两三岁到十八九岁,在欧美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而且现在还依然做着。就是在中国,也不仅仅是国际学校,也不仅仅是像人大附中、清华附中这样的名校,就像农大附小,就像一些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还有在西藏、青海的一些学校,也都在做,只不过我们还在错误的认知里去坚持自己。

我们不愿意让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回归到它本源上来。我觉得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管技术如何变革,不管我们的教育谈多少创新,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所谓的教育改革,我觉得更多的、更紧迫的、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原,回归到遵守生命的生长规律,回归到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来。

要敢于冒险,一旦在教育的领域当中,冒险的意识开始萌芽,冒险的行动及时跟上,生命的自我成长、主动性成长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对于当前更多的家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信,我们需要做的是放手,而不是还在这里思考,我们该不该做,我们该怎样做。

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在不一样的经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刚才很多嘉宾也谈到了,我们的创造力,我们很多驱动力,其实这些都是生命本源的东西,本身应该自我迸发的东西。但是我们没有坚持,我们往往是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追逐。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的教育很多情况下,停下来就是进步。

冒险经历是孩子不可缺少的教育课

大家一定要记住,升学和考试不是教育的全部,甚至有时候是反教育的。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好的教育就是唤醒。但是我同时强调一句话,再好的教育也唤不醒装睡的人,尤其是作为父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装睡。谢谢!


本文是根据中国教育研究网总裁,DE未来训练营创始人,黑板擦行动发起人付永在TEDX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