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文|淺月小島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初次識得納蘭容若,還是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使得十幾歲懵懂天真的少男少女掩卷沉思,感慨不已。“悲傷”和“深情”成了容若給我們最初的印象。但是隨著歲月流轉,再次翻閱他的詞集,我漸漸發現他越來越飽滿的形象——他用他的深情繾綣,向我們講述著湮沒在歷史長河中,那個時代的一個個故事……

1

他曾一語道破愛情本質的悲傷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漢成帝時期,班婕妤因成帝寵愛飛燕合德兩姐妹,受到冷落。她淒涼境況下寫了一首《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筴笥中,恩情中道絕。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班婕妤以團扇自喻,“出入君懷袖”是她往日與成帝的恩愛點滴,可新寵一朝得勢,她與君恩,越走越遠。

人與人之間若始終只如初見時那般美好,就如同團扇始終都如初夏時,剛剛拿在手裡的那一刻該有多好呢。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曾經發願要“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唐明皇與楊貴妃,落得蒼涼結局,“薄倖”二字,早已言明一切,帝王無情,也不該有情。容若是深情人,所以他對於唐明皇,自然是不恥。但是,他也只是那段歷史的看客,看得清這本質是悲涼,卻也還是深陷其中。

2

他曾感慨戀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親的相思難解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翻看典史,得知這首小詞,是容若對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相思相望不相親的苦澀戀情的真摯獨白。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寫盡了牛郎和織女分居銀河兩邊的惆悵難耐,對於他們來說,至少還有一年一會。但是對於容若,這份相守,太難。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明明是天造地設,卻偏偏要分離兩邊,各自黯然神傷,相思相望,這對於相愛的人來說,真是殘酷,所以容若會發出“天為誰春?”的感慨。

3

他悼亡妻不再,陰陽相隔的痛苦,不經歷的人不會懂……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詞,是納蘭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寫。明知已是“獨自涼”無人念及,卻偏要生出“誰念”的詰問,而“涼”字描寫的不止是天氣,更是他的心境,他只有一閉“梳窗”設法逃避痛苦,以求內心短暫的平靜。

趙明誠李清照夫婦“賭書潑茶”的典故,是文學史上的佳話,意趣盎然。納蘭以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比自己與盧氏,意在表明自己對妻子的深深愛戀,以及喪失這麼一位才情並茂的妻子的無限哀傷。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這個世界上,最不可強求的事情,便是人的生死,倘若真的陰陽相隔,最痛苦的往往是留下來的那個人。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他之後,我們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縱即逝,恍若曇花一現。

4

他抒發羈旅之情,如夜來風潮迴盪激烈,卻又不失雋永。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史書記載,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1682年3月23日),康熙因雲南平定,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納蘭隨從康熙帝,從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容若對北京什剎海後海家的思念,這首詞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寫成的。

塞上苦寒,風雪大作之夜,一個個帳篷透出溫黃的光,在群山之中,綿延不絕。這不是他的家,溫暖,有婢子倒來的滾滾茶湯;甜蜜,有妻子的紅袖添香。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目之所見,是搖晃的燭火,是狂風攜裹著霜雪,不停地拍打著帳房。

所以,“一驛復一驛,思親頭易白”;

所以,“鄉關何處是?魂夢依稀時”。

容若本人,對科舉仕途應是不甚在意的,不過家族的榮耀,使他不得不靠近皇權的中心。他心中是溫柔鄉,塞上山水漫長,路途遙遠。長夜漫漫,自然是勾起了他心中無限的思念: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故園有親人。

5

他歌詠知己,珍重雀躍之意,憐惜相知之情,讀他,也像讀自己。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王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而容若,是“共君此夜須沉醉”。和友人的酒,喝不盡,和友人的話,說不完。

有時候書讀得太多,便知道,從古至今,都是千金易得,知心難求。不然杜十娘也不會怒沉百寶箱,魚玄機也不會憤殺所愛。這份知遇之心,無關性別,一旦交付出去,便是破釜沉舟的執著。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啟功先生曾說,唐前的詩是淌出來的,唐朝的詩是嚷出來的,宋朝的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後的詩是仿出來的。然而,這一點都不妨礙納蘭容若成了最美的一個收尾。


結語:

納蘭容若,生於溫柔富貴鄉,詞卻滿篇哀感頑豔;身處花柳繁華地,心卻遊離於喧鬧之處;

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卻喜結交落拓文人;

他行走於仕途,一生卻為情所累;

他以才立事,以情處事,以哀傷離世,一位看盡繁華,歸於平淡的惆悵男子,他是三百多年來傾倒無數眾生的傳奇,他,是納蘭容若,是意難平,也是長相思……

the end

重讀《納蘭詞》:容若湮沒在歷史裡的,不只是深情與溫柔……

作者介紹: :有趣有料,樂觀的白日夢想家,和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