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有人說巴菲特是純基本面派,有人說索羅斯是純技術派,其實真正的大作手都是兩條腿走路,基本面和技術面並重! ----題記

國慶假期期間,趙某重讀《大作手回憶錄》致敬歷史上最偉大的操盤手 李弗莫爾

重讀《大作手回憶錄》心得分享

原文:投機,天下最徹頭徹尾充滿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愚蠢的人不能玩,懶得動腦子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圖一夜暴富的冒險家不能玩。這些人如果貿然捲入,到死終究是一貧如洗。

趙某:我見過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投機者,大部分人都以失敗而告終,投機只是適合於少數有天賦的人的工作,很多人不願意承認很遺憾這就是事實。期貨黃金外匯美股,哪怕是我們的A股皆是這樣。所以這裡規勸大部分想以投機為生的人還是三思後行。不過,如果是有特殊的方法成熟的體系除外,就像我原來做過的美股的特殊方法,期貨的炒單,還有現在A股的日內交易等。沒有特殊方法或成熟系統的交易體系,想自己摸索成本太高成功率太低。

原文:曾經有很多時候,我也像其他許多投機者一樣,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種百發百中的時機。我也想無時無刻都持有市場頭寸。你也許會問:“你有那麼豐富的經驗,怎麼還讓自己幹這種蠢事呢?”答案很簡單,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就像所有的投機客一樣,我有時候也讓急躁情緒衝昏了頭腦,矇蔽了良好的判斷力。投機交易酷似撲克牌遊戲,就像21點、橋牌或是其他類似的玩法。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一個共同的人性弱點的誘惑,每一次輪流下注時,都想參與一份,每一手牌都想贏。我們或多或少都具備這個共同的弱點,而正是這一弱點成為投資者和投機者的頭號敵人。

趙某:看到這點我特別想說說,因為這也是我常犯的錯誤。我覺著用德州撲克來舉例最合適不過了。玩牌的時候,手緊的人我見過入場率15%左右的,也就是85%的牌他們是連進場都不進的,線上德撲的時候我也見過手鬆的,入場率75%的也有,而我自己就屬於手鬆的玩家,入場的手牌範圍很寬,很多牌都想去搏一搏。有句話很流行,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結果是大部分手鬆的都是輸錢的,過度手緊的雖然可能會贏不過也贏不多,打的最好的還是鬆緊適度30%左右入場率的。

耐心等待確定性機會,切忌頻繁交易。這一點對於所有投機或者投資的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而能完全做到這點的人太少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虧錢就是因為做了很多小概率事件的事,做了很多確定性不是太高的事。而投機的精髓是大部分時候應該都是默默無聞靜靜等待,等待大概率成功的機會一擊而中。

原文:股票,就像人,也有自己的品格和個性。有的股票弦繃得緊緊的,個性緊張,動作呈跳躍狀;還有的股票則性格豪爽,動作直來直去,合乎邏輯;總有一天你會了解並尊重各種證券的個性。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它們的動作都是可以預測的。市場從不停止變化。有時候,它們非常呆滯,但並不是在哪個價位上睡大覺。它們總要稍稍上升或下降。當一個股票進入明確趨勢狀態後,它將自動地運作,前後一致地沿著貫穿整個趨勢過程的特定線路演變下去。當這輪運動開始的時候,開頭幾天你會注意到,伴隨著價格的逐漸上漲,形成了非常巨大的成交量。隨後,將發生我所稱的“正常的回撤”。在這個向下回落過程中,成交量遠遠小於前幾天上升時期。這種小規模回撤行情完全是正常的。永遠不要害怕這種正常的動作。然而,一定要十分害怕不正常的動作。一到二天之後,行動將重新開始,成交量隨之增加。如果這是一個真動作,那麼在短時間內市場就會收復在那個自然的、正常的回撤過程中丟失的地盤,並將在新高區域內運行。這個過程應當在幾天之內一直維持著強勁的勢頭,其中僅僅含有小規模的日內回調。或遲或早,它將達到某一點,又該形成另一輪正常的向下回撤了。當這個正常回撤發生時,它應當和第一次正常回撤落在同一組直線上,當處於明確趨勢狀態時,任何股票都會按照此類自然的方式演變。在這輪運動的第一部分,從前期高點到下一個高點之間的差距並不很大。但是你將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向上拓展大得多的淨空高度。

趙某:做期貨的都清楚不同的品種其品性不同,同樣不同的股票股性也是各異,尤其是對於我們做日內交易的來說,熟悉股票的股性非常重要。利菲摩爾以上的總結是一般股票上漲的時候的正常路徑,大部分時候很多股票都是無序波動,等時機成熟行情啟動的時候,剛開始會放量上漲,然後縮量回調再放量上漲並創新高,趨勢性的大行情就是這樣起來的。道理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太難了,要過濾掉假突破要選擇真正的機會和啟動的個股。

原文:眾所周知,市場價格總是上上下下、不停運動。過去一直如此,將來也一直如此。依我之見,在那些重大運動背後,必然存在著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瞭解這一點就完全足夠了。如果你對價格運動背後的所有原因都不肯放過,過於瑣細、過於好奇,反倒畫蛇添足。你的思路可能被雞毛蒜皮的細節遮蔽、淹沒,這就是那樣做的風險。只要認清市場運動的確已經發生,順著潮流駕馭著你的投機之舟,就能夠從中受益。不要和市場討價還價,最重要的,絕不可斗膽與之對抗。

趙某:這就是投機和投資的區別了吧。尤其是做波段和日內短線的,股票為什麼要漲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他之所以漲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必糾結於此,我們要關心的是趨勢能不能持續下去,還能夠漲多久。記得我做美股的時候,對於我們交易的很多公司我們交易員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就是幾個英文字母,然後就是盤口K線圖成交量等,至於他們公司是幹什麼的賺的虧的與我們無關。我們買入然後以更高價賣出去,或者賣出以更低價買回來賺錢就行。其他的都是累贅。這才是最純粹的投機。

原文:不合格的投機者犯下各色各樣的大錯,真是無奇不有。我曾經提出警告,對虧損的頭寸切不可在低位再次買進、攤低平均成本。然而,那恰恰是最常見的做法。數不清的人在一個價位買進股票,假定買入價為50,二、三天之後,如果看到可以在47再次買進,他們的心就被攤低成本的強烈慾望攫住了,非在47另外再買一百股、把所有股票的成本價攤低到48.5不可。你已經在50買進100張股票,並且對100股3個點的虧損憂心忡忡,那麼,到底憑什麼理由再買進一百股,當價格跌到44時雙倍地擔驚受怕呢?到那時,第一次買進的一百股虧損600美元,第二次買進的一百股虧損300美元。如果某人打算按照這種經不住推敲的準則行動,他就應該堅持攤低成本,市場跌到44,再買進200股;到41,再買進400股;到38,再買進800股;到35,再買進1600股;到32,再買進3200股;到29,再買進6400股,以此類推。有多少投機者能夠承受這樣的壓力?如果能夠把這樣的對策執行到底,倒是不應當放棄它。上例列舉的異常行情並不經常發生。然而,恰恰正是對這種異常行情,投機者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以防災難的降臨。因此,儘管有重複和說教之虞,我還是要強烈地敦促你不要採取攤低成本的做法。

趙某:逆勢加倉降低持倉成本可能是所有人都犯過的錯誤。大部分的邏輯很簡單:之所以買這個股票就算覺著便宜,會漲,現在跌了更便宜了為何不加倉呢,現在買了之後而且持倉成本更低了。這種方法不能簡單說對錯,要分策略看情況。如果是價值投資者,中長線持有者,對這個公司有合理的判斷有足夠好的安全邊際,這種加倉方法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投機來說就不行了,買的股票之所以跌說明自己看錯了,再逆勢加倉就是錯上加錯。對於投機者來說,更偏向於做趨勢,趨勢壞了,能跌多少不知道沒有什麼安全邊際,所以趨勢壞了就止損才是正道

重讀此書,有感而發。作為本號開篇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