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為清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文采頗高,現存詞作348首,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世人稱頗有南唐後主遺風。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01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納蘭性德是滿洲正黃旗人,父親又是康熙年間名噪一時的重臣明珠,納蘭性德算是投胎到一個很好的家世背景中,但是納蘭和父親的遊刃於官場不同,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詞壇上。父子二人的性情大不相同,對於納蘭來說,父親如何做到在殘酷官場中的遊刃有餘、長袖善舞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明白、也做不到的。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鍾漢良版的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自幼有才,相傳十歲即可作詞。

《一斛珠·元夜月蝕》

【清】納蘭性德

星球映徹,一夜微褪梅梢雪。

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

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白話譯文】

京城的元宵之夜到處都是花燈和焰火,梅梢的積雪竟在這一夜裡微微地融化了一些。廁神紫姑正欲與人訴說多年的離情別緒,嫦娥卻正在懊悔著當初偷了仙藥獨上月宮,不願揭開鏡面見人,所以月華被深深地掩住了。

但很快地,驅逐天狗的銅鑼聲停了下來,月亮又露出了臉來。地上的人們手拉著手,腳踏著節拍,再次把歌聲唱響,天上的月亮也恢復了七夕時候的明豔皎潔。都是因為天公的風流啊,為了看一眼月兒那彎彎的蛾眉,特地製造了這一次的月蝕。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首詞相傳為納蘭性德十歲所作,但時間上也值得商榷,畢竟這首詞裡典故頗多,不過足以說明納蘭性德的文采自幼就體現了出來。

納蘭性德十七歲入太學,到殿試被賜進士出身,中間納蘭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病,之後的兩年多時間生活節奏是放慢了,養病的歲月在研讀詩詞和編纂自己的書籍中度過。

02

一生一代一雙人,相思相望不相親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納蘭性德雖然貴為公子,也有自己青梅竹馬長大的小表妹,但是兩小無猜的美好感情依然要面對現實的殘酷和無情。

《落花時·夕陽誰喚下樓梯》

【清】納蘭性德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生來敏感多情,對於情感來說,他體會得分外到位,小表妹長大後,突如其來的家族裡的長輩們左思右想,還是決定不能放棄讓

“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小表妹參加選秀入宮的機會,而這些長輩裡,最能拿主意的自然是納蘭性德的父親明珠了。

這應該是納蘭性德頭一次明白人的命運往往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落花時》寫的完完全全是當年和小表妹在一起時的那種“欲語還休”的情意。只可惜,這之後即便有刻骨相思,也只能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了。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送別了小表妹,納蘭性德明白阻隔了兩個人的少年情意的並不完全是家族的長輩,準確地說應該是自己所在家族的門第和顯達,還有那巍峨高聳入雲的宮牆。貴族家庭的興衰,關聯於王朝國事的悲哀,納蘭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

納蘭性德體會著唐朝詩人劉方平筆下“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的悽清蒼涼,忍不住也寫下了一首傷心對梨花的詞:

《清平樂·風鬟雨鬢》

【清】納蘭性德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闌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身處貴族家庭,揹負著家族命運,納蘭性德也好,小表妹也好,誰也沒有辦法只為自己任性恣肆地生活

03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康熙十五年,在好友、知己顧貞觀的建議下,納蘭性德將自己的詞作刻板印刷,命名為《側帽集》。另外還和顧貞觀彙編了《今初詞集》(收錄了納蘭性德詞17首,顧貞觀等友人詞102首)。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和自己的家族都在波瀾不興地繼續往前發展,妻子盧氏是門當戶對的封疆大吏、兩廣總督盧興祖家的女兒,偏巧兩個新人又幾乎是一見傾心的類型,兩人恩愛沖淡了這段時間納蘭因為生病療養身體錯過殿試的失落,兩個人性情相似,說話間頗為投緣,家族裡的長輩們也樂得看見這樣的結果。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在與盧氏夫人琴瑟和鳴之時,納蘭性德也順應家裡的安排娶了妾室顏氏,開始開枝散葉,生育兒女,自己做到了康熙帝御前侍衛,這才有了經常外出行走的機會,見到了塞外大雪的蒼勁雄渾畫面,也領略了遼闊大草原上面星空靜謐的感覺。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恩愛有加的妻子盧氏在嫁給他後的第三年就因為產後受了風寒,最終不治離去,眼看著新生命的誕生到摯愛妻子的離去,納蘭性德的心裡感受一定是百味雜陳。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

【清】納蘭性德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這之後的納蘭性德給亡妻寫下了大量的懷念的詞作,說能想到這樣的恩愛夫妻一朝之間陰陽兩隔呢?納蘭只是沉默下去,把心裡的情殤全都在詩詞上體現了出來。《飲水詞》傳唱甚廣,但是好友知道他心裡的寄託好像已經不知道在哪裡: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曹寅《題楝亭夜話圖》)”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至今留給人們的印象還是得自於他的詞作:深情的豪門貴公子形象

讀《納蘭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我是人間惆悵客,一片傷心畫不成

納蘭性德詞作裡的深情無處不在

納蘭性德後來與朋友一起聚會,還以“夜合花”為題大家寫詩作詞,大家興盡而歸,但不曾想納蘭性德第二天便病倒了,七天後死於一直困擾著他的寒疾,不汗而死,巧的是他過世的那天,正好是摯愛亡妻盧氏的祭日——五月三十。

後人將納蘭性德的兩部詞作《側帽集》和《飲水詞》合編在一起,查漏補缺,共收錄了348首合為《納蘭詞》,也給我們印象中留下了一個遺世而獨立的深情貴公子的形象,單純而美好。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