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都是貨幣超發導致的?並不是


經濟指數圖


關於通貨膨脹概念,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一般定義為:流通中貨幣量超過實際需求量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的經濟現象。這種定義的內在根據是,對複雜現象的概念的定義應該體現因與果關係的有機統一,而通貨膨脹的起因在於貨幣供給過多,結果則表現為一般物價的上漲。如果接受這種理解,那也就意味著,沒有導致物價上漲的貨幣供給過多不屬於通貨膨脹,沒有貨幣供給過多的物價上漲也不屬於通貨膨脹。然而深入探究一下“通貨膨脹”這個概念,就會發現以上定義是不能邏輯自洽的,也不能準確地反映現實。

按照“通貨膨脹”的字面意思,其是單純強調貨幣與商品之間關係的理論,即是說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商品量,導致貨幣貶值,反之貨幣則會升值。歷史上看,最早提出這一理論雛形的是法國重商主義者博丹,而這跟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則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西方殖民者在南美洲發現了大量金銀礦藏,由此興起了金銀礦開發的致富熱潮。隨後這些美洲金銀大量流入歐洲,使得市場上的商品價格全面上漲(史稱“價格革命”),以致引起了大家對“通貨膨脹”現象的普遍關注以及後世的持續討論。公眾觀念中流行的“貨幣數量論”就是:流通中的貨幣多了,物價就上漲;少了,物價就下跌。也就是說,價格水平不過簡單是貨幣總量與商品總量的約數。相應地,可以通過人為改變流通中的貨幣量來造成物價的上漲或下跌。對這種理論認識,馬克思曾進行了詳細批判,並深刻地揭示出其理論錯誤主要就在於不理解貨幣的本質。金銀只是固定地充當了一般等價物(貨幣),但金銀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其也具有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內在價值。由於南美洲金銀的大量開採,事實上使得金銀的內在價值降低,結果就導致以金銀量為價值尺度的商品價格相對升高。這也就表明,根本問題不在於流通領域而在於生產領域,不是因為流通中的金銀貨幣變多導致物價上漲,而是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價值下降,所以必須相應增加流通量。這種古典的貨幣數量論,正是顛倒了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貨幣購買力下降


這種被批判過的貨幣理論,幾經重新修飾,在後世的西方經濟學理論中又重新復活了。尤其以米爾頓·弗裡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主義學派,更是堅持將通貨膨脹視為單純的貨幣現象——錢之所以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上的錢變多了。因此,抵禦通貨膨脹,要依靠政府通過財政和貨幣手段來“勒緊錢袋子”,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1980年代以後,這種現代貨幣數量論一直佔據著經濟學主流地位。這也跟時代背景有關,由於隱性金本位制被廢除,貨幣(紙幣)成為了單純流通的價值符號,而價值符號流通規律是金銀貨幣流通規律的顛倒。因此現代貨幣數量論看上去又具有了一定的解釋力,從而具有了很大的迷惑性。很多人簡單地將商品價格的上漲歸罪於“貨幣超發”,然而一旦我們深入到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的貨幣創造和循環過程,便會發現,這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種幻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就是,社會上的“錢”不會憑空增加,政府不能直接供給貨幣或者說“印鈔票”。流通中產生的貨幣只能來自於銀行系統,這背後是一套基於資產抵押和借貸關係的內生貨幣供給機制(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通過借貸業務產生基礎貨幣,商業銀行則以資產抵押為基礎,與企業和個人發生借貸關係來派生信用貨幣)。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企業總體形成了三級信用主體,信用貨幣體系的核心運作機制就表現在,由這三者構成的“三級資產負債表”的映射和擴張。


貨幣貶值


整體來看,每一筆新增的錢背後其實都對應著特定的債權債務關係,全社會貨幣供給量的增加主要就是通過這種信用擴張實現的。政府影響貨幣總量的途徑,只有通過公共財政赤字的方式,也就是發行國債。而再細緻考察一下,倘若國債的發行對象是商業銀行和公眾,那麼此時不過是把一些社會閒散資金或者大眾儲蓄集中起來,然後再集中投放出去,促進整個社會資本投資的增加。這類似於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普通借貸關係。儘管國債券可以上市流通,但顯然不能將這片面視為“貨幣超發”,這本質是一種政府背書的信用擴張。另一種情況,則是國債的發行對象是中央銀行,直接從中央銀行那裡取得借款,此時確實會增加社會上的基礎貨幣供給,相比於基於資產抵押和借貸關係的內生貨幣,這近似等於一種外生貨幣供給,從而最接近“貨幣超發”。從形式上看,這種“超發”也屬於借貸關係,但由於政府本身的特殊性,其不需要任何資產抵押便可以直接借債,“憑空”創造出了貨幣。這種政府借債模式一般存在著債務總量約束,例如美國國債。而在我國,則是明令禁止了中央銀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券。

由此可以看到,現實的經濟邏輯不是那種“印鈔票”導致物價上漲的形而上學的邏輯。如果按照古典經濟學中“通貨膨脹”的字面含義理解,那麼可以說,現在常說的“通貨膨脹”根本不能稱作通貨膨脹。“通貨膨脹”與“通貨”並沒有直接聯繫,通貨膨脹的一般定義存在著偏誤。按俗約提及的“通貨膨脹”概念,只是作為對物價上漲的一種直觀感受來表達的,就“通貨膨脹”概念的實際應用來看,其也只是作為一個指稱物價變動的指標來談論的。就像教科書在對現實經濟進行解釋時,又劃分了輸入型、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和結構性通貨膨脹等不同類型,而這些顯然僅僅屬於對價格上漲的解釋,跟貨幣因素沒有必然因果關係。如此可以看到,流行的“通貨膨脹”定義和其實質內容之間存在混雜,也就是將價格現象和貨幣現象雜糅在了一起。如果要沿用“通貨膨脹”這個原始概念,那就應該使用這個概念的外延含義,也就是說,現代所謂的“通貨膨脹”,應該被定義為宏觀經濟生活中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而在現實的貨幣經濟中,導致商品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貨幣因素只是可能影響價格變動的一個原因。

閱讀更多有深度的文章,敬請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