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思念,不敵百米

#中秋節#

我那麼愛吃月餅的人,中秋節這一天卻一口也沒有吃。

以前對“團聚”這個詞沒什麼概念。我以為團聚的意義僅在於相隔千里的人們因著思念僕僕來赴,距離和情感二者不可或缺。

於是,“團聚”這個詞在我心裡便有了特指人群。之於留守兒童,之於外出務工的父母,之於空巢老人,亦或是之於更多,“團聚”才會顯得意義深刻而重大。

這一場盛大而鄭重的奔赴,讓時光慢下來,慢到允許人們在足夠的時間裡將心中千般思念化作見到所念之人時眼裡的萬點柔情。那必是欣喜而滿足的。而此前所遭受的種種心酸,卻是連半點兒都不願意流露。再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佔用現下的時光,一分一秒都分外難得,只可用來好好看一看心心念唸的家人。

我曾淺薄地以為“共嬋娟”的意義在於“千里”,在於思念,不然總覺得縱然有良辰好景,卻也如同虛設,與平常無差。在不懂事的年紀裡,我羨慕過那樣莊重的時刻,羨慕那樣的儀式感。

可能是報應吧,我終究為兒時的不知足付出了代價。隨著年歲漸長,物是,人也非。我瞬間擁有了曾經自以為“團聚”所必需的條件,卻好像又瞬間失去了團聚的所有可能。

年少時的想法最單純而蒼白的地方在於我以為人們一旦想要奔赴就一定有路可循。卻獨獨沒有料到,總會有一些身不由己的不可控因素,固執地橫亙在彼此之間,變成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而這些因素,大過思念,不敵百米。

我突然覺察出“團聚”一詞的悲涼意義。團聚的前提不是我所以為的“千里”和“思念”,而是分離。若僅是依依惜別倒也沒那麼讓人恐慌,久別重逢同樣令人狂喜。

可分離若是分崩離析呢?那麼團聚瞬間就沒了意義,因為再沒有可能。

我跟一個朋友說今天在家吃的有點撐著了,她說難得一次家人聚聚嘛。我愣著了。我打從一開始回家的目的就沒往團聚這塊想,一直覺得回家是想看看小姑娘。

小姑娘眼尖,大老遠就跑過來叫姐姐,卻沒敢上前抱我。她比我記憶裡高了一些,話也少了一些,也懂事了一些,沒有過分黏著我,也沒再像之前一樣追問我一些我不知道怎麼開口便一直沒有告訴她的事。我怕她折騰人,於是像個囉嗦的老太婆,反覆地單獨跟她叮囑注意事項。我還是狠了狠心認真地對她說:“你要乖,不乖的話就沒人要你啦。”她撇了撇嘴,愣是憋住了沒有掉眼淚,然後跟我說她放三天假沒有作業。

小姑娘好像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岔開話題。她還會看人眼色,會忍住不哭,想要什麼也不太敢說。她僅僅上幼兒園而已。

我再沒想過團聚。人們的不開心常來源於期望過高而失望佔了上風,我的慣用做法就是掐掉源頭。我忘了自己花了多長的時間才說服自己這一切既成定數不可挽回,不然我不知道我還能怎樣捱過這麼難捱的時光繼續向前。

只是偶爾抑制不住心底的渴望,會渴求過去其樂融融的時光,蠢笨如我,後知後覺原來團聚的重大意義裡沒有什麼前提條件,僅僅是放在心尖上的人們都在一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