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思念,不敌百米

#中秋节#

我那么爱吃月饼的人,中秋节这一天却一口也没有吃。

以前对“团聚”这个词没什么概念。我以为团聚的意义仅在于相隔千里的人们因着思念仆仆来赴,距离和情感二者不可或缺。

于是,“团聚”这个词在我心里便有了特指人群。之于留守儿童,之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之于空巢老人,亦或是之于更多,“团聚”才会显得意义深刻而重大。

这一场盛大而郑重的奔赴,让时光慢下来,慢到允许人们在足够的时间里将心中千般思念化作见到所念之人时眼里的万点柔情。那必是欣喜而满足的。而此前所遭受的种种心酸,却是连半点儿都不愿意流露。再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占用现下的时光,一分一秒都分外难得,只可用来好好看一看心心念念的家人。

我曾浅薄地以为“共婵娟”的意义在于“千里”,在于思念,不然总觉得纵然有良辰好景,却也如同虚设,与平常无差。在不懂事的年纪里,我羡慕过那样庄重的时刻,羡慕那样的仪式感。

可能是报应吧,我终究为儿时的不知足付出了代价。随着年岁渐长,物是,人也非。我瞬间拥有了曾经自以为“团聚”所必需的条件,却好像又瞬间失去了团聚的所有可能。

年少时的想法最单纯而苍白的地方在于我以为人们一旦想要奔赴就一定有路可循。却独独没有料到,总会有一些身不由己的不可控因素,固执地横亘在彼此之间,变成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而这些因素,大过思念,不敌百米。

我突然觉察出“团聚”一词的悲凉意义。团聚的前提不是我所以为的“千里”和“思念”,而是分离。若仅是依依惜别倒也没那么让人恐慌,久别重逢同样令人狂喜。

可分离若是分崩离析呢?那么团聚瞬间就没了意义,因为再没有可能。

我跟一个朋友说今天在家吃的有点撑着了,她说难得一次家人聚聚嘛。我愣着了。我打从一开始回家的目的就没往团聚这块想,一直觉得回家是想看看小姑娘。

小姑娘眼尖,大老远就跑过来叫姐姐,却没敢上前抱我。她比我记忆里高了一些,话也少了一些,也懂事了一些,没有过分黏着我,也没再像之前一样追问我一些我不知道怎么开口便一直没有告诉她的事。我怕她折腾人,于是像个啰嗦的老太婆,反复地单独跟她叮嘱注意事项。我还是狠了狠心认真地对她说:“你要乖,不乖的话就没人要你啦。”她撇了撇嘴,愣是憋住了没有掉眼泪,然后跟我说她放三天假没有作业。

小姑娘好像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岔开话题。她还会看人眼色,会忍住不哭,想要什么也不太敢说。她仅仅上幼儿园而已。

我再没想过团聚。人们的不开心常来源于期望过高而失望占了上风,我的惯用做法就是掐掉源头。我忘了自己花了多长的时间才说服自己这一切既成定数不可挽回,不然我不知道我还能怎样挨过这么难捱的时光继续向前。

只是偶尔抑制不住心底的渴望,会渴求过去其乐融融的时光,蠢笨如我,后知后觉原来团聚的重大意义里没有什么前提条件,仅仅是放在心尖上的人们都在一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