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前段時間逛上海書展,我有幸購得徐建融先生簽名版最新編著的《畫禪八觀——董其昌的藝術世界》一書,近日有空,便下定決定認真學習一下徐先生對董其昌藝術的看法,畢竟,董其昌在中國美術史上是在是太特別的存在,而徐建融先生又是我國當代書畫史論、美術教育方面成績卓越的專家,所以從我入手這本書開始,便下定決心,必須嚴肅認真閱讀。就在這個過程中,我總結了本文標題中這串非常有趣的數字排列:

“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清 張淇《董其昌小像》

董其昌(1555-1636年),35歲時(1589年)才第一次中舉,進了翰林院。放到現在的語境下,就相當於從大學本科畢業22歲左右開始考公務員,到了35歲才考上,也算是越挫越勇了。但是呢,董其昌這個人,有做官的追求,卻沒有做官的責任心,他用反覆的參加科舉直至考中證明了自己有這個能力,但是剛做官沒幾年,他就開始用行動證明自己對做官的不在乎。

我只能說,他實在是太愛讀書、繪畫、書法和遊山玩水了。剛進入仕途沒幾年就開始挑可以公費出差的活幹,邊領工資邊遊山玩水交朋友,實在是快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畫禪室隨筆

他接下來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這一讓他影響後世的著名理念。

1592年,出使武昌,到武漢去冊封楚王,一路上游山玩水;

1596年,去長沙冊封藩王,把洞庭湖、赤壁都玩了,還順路去了廬山;

1597年,去江西主持考試,這一路上,把富春江、九華山都拿下了。

不出差的日子裡,他屬於做辦公室的文職,辦公室外面政治鬥爭很複雜,畢竟晚明時期,那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鬧騰時期,董其昌聰明啊,概不參與,獨善其身,就整天跟朋友詩書畫禪,交流文藝。

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快活自在,一致持續到1594年,他開始當皇長子朱常洛的老師,這個時候,皇帝家裡呢,皇子們要爭奪皇位,他又是皇長子的老師,他應該感覺比較尷尬;皇帝家外面呢,東林黨又與著名的宦官魏忠賢在鬥爭,董其昌還是感覺尷尬,感覺到風險,誰都不想得罪,還不想自己受牽連,日子實在難熬,就這樣撐到了1598年,他終於找到了讓自己擺脫這樣左右為難日子的好辦法:

請假!

最厲害的是,當公務員的他,第一次請假,這一請就是六年!六年!一直到1604年,他都在松江家裡讀詩畫畫寫書法,順便置地蓋樓建園林。

中晚清大鑒藏家吳榮光曾在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冊中跋文:

“香光以禪語悟書畫,有頓證而無漸修,頗開後學流弊,然其絕頂聰明不可企及。”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

吳榮光說董其昌絕頂聰明不可企及,可不只是評價他的畫,更是直指這個人的品性。就從他請假的這六年便可見一斑,1598-1964這六年,政治陰暗,天下大亂,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而我們的董大師,身為一朝官員,在其位不謀其政,完美的躲開政治風險對自己的潛在傷害,一張假條保自己周全,歸隱老家,寫寫

“風吹明月墮魚梁,讀罷殘書依柳楊。湖上藕花樓上月,踏歌驚起睡鴛鴦。”

的漂亮風月閒淡詩句,尤如活在逍遙自在的仙境,而非生靈塗炭的人間。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董其昌《行書松陰花片七言聯句軸》

這只是他請假的開始。

朝廷也可能覺得他請假太久了,不合適,於是在1605年,朝廷派他去做湖廣提學副使,也就是到湖北就教育文化部門出差,這一路上他開心極了,寫了很多詩,畢竟嘛,他順便又把荊州、衡州、洞庭湖遊玩了一圈,興之所至,有感而發,寫了不少好詩句,至於同時期的政治暴亂、民不聊生,他大概也沒放心上,要不然是真的寫不出來那麼多詩情畫意的美好詩句。他也許實在是太愛生活了,導致在湖北的教育工作不作為,被舉報,考生到官府鬧事,沒辦法,他又回松江了,也許正如他願吧,這一呆,又是2-3年,帶薪休假的那種。

1609年,朝廷派他去福建,他一路上好山好水的欣賞著,結果在福建他只呆了45天又回家了。讓他去山東,他不去。

1613年,朝廷派他去河南,他還是不去,就喜歡在松江自己家的園子裡享受生活,拿他沒辦法,關鍵是工資還一直髮著呀,所以說嘛,怪不得吳榮光說他絕頂聰明,他不絕頂誰絕頂!

就這樣,董先生一直在松江呆到1622年,這一年董其昌61歲,被新皇帝升到正三品的官銜請回北京。對的,人家還升官了呢!

如果只是簡單的升官也就罷了,畢竟他曾經的學生朱常洛當過皇帝。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在被升官之前的作風問題,在松江可謂是臭名昭著,文獻都有記載的:

“漁獵民膏,壟斷利津”,什麼“強佔民女,侵佔良田”,什麼“橫行鄉里,仗勢欺人”……

怪不得,我本來還想不通呢,單領工資,他怎麼可能有“膏腴萬頃”、“遊艇百艘”、“雕樑畫棟,數百餘間”、“朱欄曲檻,園庭臺榭”這樣的闊氣家產?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董其昌《蘇軾重九詩軸》

但是,我們董大師錦鯉加身,就這樣的作風,人家還是被加官晉爵地請回京了!

回到單位,他開了掛一樣的繼續高升,一直做到禮部尚書,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副總理級別了,歷史大事記裡記載的明末朝廷裡天翻地覆的鬥爭都好像都跟他沒啥關係,話說都這個級別了,還能做到不被政治鬥爭浸染,也絕對是高人中的神仙級別了,直到他看形勢已經不是簡單的內部政治鬥爭了,外部農民起義也開始了,關外清兵也想付諸行動了,董先生神之轉身,拿出護身法寶,升級版“請假條”——辭職信,“以太子太保致仕”,我歲數大了,我要退休了,要把工作機會讓給有能力的年輕人!

董其昌:活了82歲,做官45年,請假28年,不是好官卻成就藝術

董其昌 臨顏真卿蔡明遠帖

這一年是1634年,董其昌華麗的轉身,結束了自己一生的為官生涯(雖然也沒有真正做幾年官,更沒有做過什麼官事),從此再也不用費心寫請假條了。

1636年, 董其昌去世,時年82歲。很長壽了。

徐建融先生在這本書裡說董其昌“身後評價落差如雲泥”,可不是嘛,看看他請的這些年的假,身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心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毫無社會責任感,作風糜爛,猶如淤泥一般;在看看他那些詩書畫作品,又猶如來自雲端仙境,明月清風,詩情畫意,反差之大,讓人乍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