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前段时间逛上海书展,我有幸购得徐建融先生签名版最新编著的《画禅八观——董其昌的艺术世界》一书,近日有空,便下定决定认真学习一下徐先生对董其昌艺术的看法,毕竟,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在是太特别的存在,而徐建融先生又是我国当代书画史论、美术教育方面成绩卓越的专家,所以从我入手这本书开始,便下定决心,必须严肃认真阅读。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本文标题中这串非常有趣的数字排列:

“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清 张淇《董其昌小像》

董其昌(1555-1636年),35岁时(1589年)才第一次中举,进了翰林院。放到现在的语境下,就相当于从大学本科毕业22岁左右开始考公务员,到了35岁才考上,也算是越挫越勇了。但是呢,董其昌这个人,有做官的追求,却没有做官的责任心,他用反复的参加科举直至考中证明了自己有这个能力,但是刚做官没几年,他就开始用行动证明自己对做官的不在乎。

我只能说,他实在是太爱读书、绘画、书法和游山玩水了。刚进入仕途没几年就开始挑可以公费出差的活干,边领工资边游山玩水交朋友,实在是快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画禅室随笔

他接下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这一让他影响后世的著名理念。

1592年,出使武昌,到武汉去册封楚王,一路上游山玩水;

1596年,去长沙册封藩王,把洞庭湖、赤壁都玩了,还顺路去了庐山;

1597年,去江西主持考试,这一路上,把富春江、九华山都拿下了。

不出差的日子里,他属于做办公室的文职,办公室外面政治斗争很复杂,毕竟晚明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闹腾时期,董其昌聪明啊,概不参与,独善其身,就整天跟朋友诗书画禅,交流文艺。

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快活自在,一致持续到1594年,他开始当皇长子朱常洛的老师,这个时候,皇帝家里呢,皇子们要争夺皇位,他又是皇长子的老师,他应该感觉比较尴尬;皇帝家外面呢,东林党又与著名的宦官魏忠贤在斗争,董其昌还是感觉尴尬,感觉到风险,谁都不想得罪,还不想自己受牵连,日子实在难熬,就这样撑到了1598年,他终于找到了让自己摆脱这样左右为难日子的好办法:

请假!

最厉害的是,当公务员的他,第一次请假,这一请就是六年!六年!一直到1604年,他都在松江家里读诗画画写书法,顺便置地盖楼建园林。

中晚清大鉴藏家吴荣光曾在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册中跋文:

“香光以禅语悟书画,有顿证而无渐修,颇开后学流弊,然其绝顶聪明不可企及。”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

吴荣光说董其昌绝顶聪明不可企及,可不只是评价他的画,更是直指这个人的品性。就从他请假的这六年便可见一斑,1598-1964这六年,政治阴暗,天下大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我们的董大师,身为一朝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完美的躲开政治风险对自己的潜在伤害,一张假条保自己周全,归隐老家,写写

“风吹明月堕鱼梁,读罢残书依柳杨。湖上藕花楼上月,踏歌惊起睡鸳鸯。”

的漂亮风月闲淡诗句,尤如活在逍遥自在的仙境,而非生灵涂炭的人间。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董其昌《行书松阴花片七言联句轴》

这只是他请假的开始。

朝廷也可能觉得他请假太久了,不合适,于是在1605年,朝廷派他去做湖广提学副使,也就是到湖北就教育文化部门出差,这一路上他开心极了,写了很多诗,毕竟嘛,他顺便又把荆州、衡州、洞庭湖游玩了一圈,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写了不少好诗句,至于同时期的政治暴乱、民不聊生,他大概也没放心上,要不然是真的写不出来那么多诗情画意的美好诗句。他也许实在是太爱生活了,导致在湖北的教育工作不作为,被举报,考生到官府闹事,没办法,他又回松江了,也许正如他愿吧,这一呆,又是2-3年,带薪休假的那种。

1609年,朝廷派他去福建,他一路上好山好水的欣赏着,结果在福建他只呆了45天又回家了。让他去山东,他不去。

1613年,朝廷派他去河南,他还是不去,就喜欢在松江自己家的园子里享受生活,拿他没办法,关键是工资还一直发着呀,所以说嘛,怪不得吴荣光说他绝顶聪明,他不绝顶谁绝顶!

就这样,董先生一直在松江呆到1622年,这一年董其昌61岁,被新皇帝升到正三品的官衔请回北京。对的,人家还升官了呢!

如果只是简单的升官也就罢了,毕竟他曾经的学生朱常洛当过皇帝。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在被升官之前的作风问题,在松江可谓是臭名昭著,文献都有记载的:

“渔猎民膏,垄断利津”,什么“强占民女,侵占良田”,什么“横行乡里,仗势欺人”……

怪不得,我本来还想不通呢,单领工资,他怎么可能有“膏腴万顷”、“游艇百艘”、“雕梁画栋,数百余间”、“朱栏曲槛,园庭台榭”这样的阔气家产?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董其昌《苏轼重九诗轴》

但是,我们董大师锦鲤加身,就这样的作风,人家还是被加官晋爵地请回京了!

回到单位,他开了挂一样的继续高升,一直做到礼部尚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副总理级别了,历史大事记里记载的明末朝廷里天翻地覆的斗争都好像都跟他没啥关系,话说都这个级别了,还能做到不被政治斗争浸染,也绝对是高人中的神仙级别了,直到他看形势已经不是简单的内部政治斗争了,外部农民起义也开始了,关外清兵也想付诸行动了,董先生神之转身,拿出护身法宝,升级版“请假条”——辞职信,“以太子太保致仕”,我岁数大了,我要退休了,要把工作机会让给有能力的年轻人!

董其昌:活了82岁,做官45年,请假28年,不是好官却成就艺术

董其昌 临颜真卿蔡明远帖

这一年是1634年,董其昌华丽的转身,结束了自己一生的为官生涯(虽然也没有真正做几年官,更没有做过什么官事),从此再也不用费心写请假条了。

1636年, 董其昌去世,时年82岁。很长寿了。

徐建融先生在这本书里说董其昌“身后评价落差如云泥”,可不是嘛,看看他请的这些年的假,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心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毫无社会责任感,作风糜烂,犹如淤泥一般;在看看他那些诗书画作品,又犹如来自云端仙境,明月清风,诗情画意,反差之大,让人乍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