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很多父母都會感慨,孩子彷彿有與生俱來的破壞力,家裡一直處於亂糟糟的狀態。我家裡也是如此。有了孩子之後,那些所謂潔癖啥的都可以治好,聽起來很誇張,其實事實就是如此。


這種情況,尤其是養有一兒子的家庭表現得更為明顯,小男孩的破壞功力可是公認的強悍。不僅僅是自己的玩具,還包括家裡有的手機、音響等等,都很難倖免。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如果家裡有兩個男孩,那恭喜你,你的家裡將堪比戰爭大片。而父母能做的只是清理戰場,並隨時準備出錢換新的。

在我所居住小區就有這麼一家,家裡有兩個兒子,每天對家裡進行"大掃蕩",奶奶早就習以為常。孩子把家裡拆的不像樣,奶奶淡定跑到陽臺圖個消停。

這不,有天爸媽不在家,這倆孩子又開始鬧騰了,奶奶也管不住,簡直如入無人之境,有圖片為證。這個圖片把"戰況"真實得呈現在我們面前,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客廳已經被禍害得一片狼藉,玩具到處亂扔,連沙發都沒能逃出"魔爪"……其中一個孩子已經累到睡著,而另一個還在"拆家",奶奶管不住孩子,只得自己跑到陽臺上清淨一會兒。這個奶奶的心態也是夠佛系。面對兩個孩子二哈式拆家不僅不予阻攔,還在陽臺上淡定地玩兒著手機。這一幕被剛回家的媽媽撞個正著,還把它拍下來,作為孩子的"鐵證",想必孩子免不了一頓"被教育"。對於孩子拆家的行為,很多家長朋友們都表示深受其累,不過大家還是由衷地敬佩這位老奶奶。有家長認為,孩子這樣胡鬧,必須好好"收拾",要教育,不能再慣下去了。不過,也有家長認為,孩子折騰是正常的,最擔心的是害怕他安安靜靜的,指不定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事。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心智還未成熟,處於發展時期,好奇心重,而且因為還不會表達情緒,會選擇這種方式發洩,也可以滿足自己好奇心。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才能進一步想辦法解決。

那麼對於喜歡搞破壞的小孩子們,要怎樣做才可以引導他們呢?

1.通過與孩子的溝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找到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要通過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需求,找到背後的原因。瞭解孩子是因為好奇心、求知慾,還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2.讓孩子分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對自己行為負責

孩子在六歲前缺乏自我意識,不懂得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需要家長加以引導,讓孩子區分"你的""我的""他的"。讓孩子知道什麼東西不能動,做錯了要給以一定懲罰,對財物有個基本的認識,知道什麼東西能動,讓孩子學會對自己錯誤負責。

孩子不懂事、破壞東西,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通過溝通和觀察,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這一難題。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習慣對於人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人生,壞的習慣會阻滯人的發展,要揚長避短,糾正壞習慣。

三到六歲是孩子人格塑造、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要利用好這個時期,讓孩子養成健康的習慣,為將來打下堅實基礎。

家長除了以身作則,做好家庭教育,也可以採用一些外力,如閱讀、講故事、看繪本等形式,寓教於樂,讓孩子學的更快,潛移默化的形成健全人格、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我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孩子性格培養和習慣養成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家長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提高孩子的情商。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這套繪本是很多著名育兒專家根據孩子特性聯合編寫的,所選圖畫的故事適合孩子天性,小朋友一定會喜歡。

奶奶帶娃走紅:淡定躲陽臺放任兩個熊孩子放肆拆家,這樣真的對嗎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M·斯科特·派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