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罵又很後悔?

孩子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了罵了又很後悔?家長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歷?

因為我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跟孩子溝通,我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總是想著孩子要聽話,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了罵了又很後悔,總是這樣惡性循環。

打完小孩後,家長們會十分後悔,

(1)對不起寶貝!打在你身,疼在我心!第一次打你,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不是傷心了!

(2)以後還是要剋制住,不能隨便打孩子了

(3)常常警告自己不要打孩子,都怪我太急了,寶貝!

(5)有時候熊孩子真的皮到讓你懷疑人生,而我,下手很重,現在後悔不已

(6)恨鐵不成鋼,又後悔自己不該發脾氣,不該打孩子

昨晚孩子不好好吃飯,又被我打罵了。後要他道歉,又哭了!

孩子媽說:”你剛換種方式,也不至於他會哭”;

有多少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罵又很後悔?

“你應該說,今晚你沒好好吃飯是不好的習慣,所以爸爸才批評了你,爸爸是很愛你的,以後我們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吃完了我們就可以做的事。不要邊吃邊玩,好嗎?做錯事不要緊,我們好改正錯誤。這樣說他就能接受了,也能夠認識到自己錯了,也知道原來爸爸是愛我的。”

“而你就是一開口就是問他,你做錯了嗎?給爸爸道歉”

“換位思考,如果你做錯事了,你爸爸劈頭蓋臉的就是問你,你知道你做錯了嗎?你覺得你會高興嗎?你肯定會想,爸爸不愛我,只會批評我”

“知道了下次就換種方式”

有多少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罵又很後悔?

“你知道為什麼他還不敢頂我嘴嗎?雖然我生氣的時候我會對他發脾氣,會兇他。但是等雙方冷靜後,我會給他安慰跟他好好說,告訴他錯在哪,所以媽媽很生氣,但是媽媽很愛你的。而不是一開口就是質問他知道錯了嗎?”

“我們都是從小孩慢慢長大的,他現在經歷的也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所以要學會換位思考,育兒並不簡單,它也是一門學問。好好的想想曾經小時候的自己,不要以為做大人就了不起了,我們都缺乏做父母的經驗,要學會跟孩子溝通,跟孩子一起成長!不斷的自我反省,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共勉!”

孩子媽媽說的挺在理的!

有多少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不聽話就打罵,但是打罵又很後悔?

每次打孩子之前,先想想打完孩子後,孩子眼淚汪汪的望著你的樣子,你就下不了手了。與其打過之後再後悔,還不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還小,總會有調皮搗蛋不能順大人意的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他的老師,不要讓孩子的童年蒙上陰影,也不要抹煞孩子本來的天真。

以前中國式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現在並不是這樣,很多不少的例子告訴我們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孩子並沒有錯,家長們應該多多改變自己,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若是生氣、煩躁的時候,不如出去逛街、散步,那樣比待家裡好多了,很多時候都要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所演發的後果。

別做讓自己做後悔莫及的事情,可能你現在的一個行為都會造就你孩子以後的性格與對你的態度,只要多想想為了孩子,那麼覺得再大的情緒也不能控制嗎?我想只要相信自己、去為了孩子做出一點點的改變,那也是一件值得、美好的事情。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