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本文重點盤點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和這些裝備的來源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衝鋒槍篇

1:湯姆遜M1928A1型衝鋒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湯姆遜M1928A1衝鋒槍採用獨特的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槍機上有一個用青銅製成的H形延遲後坐塊,位於槍機向後傾斜70°角的凹槽內,作用是在發射瞬間通過不同角度的摩擦阻力來延遲槍機後坐。當膛壓開始下降時,通過H塊兩側的開鎖突起與機匣上的開鎖斜面相互作用使H塊上升,槍機開始向後運動。該延遲機構雖然避免了槍機早抽殼、炸殼故障,但結構複雜。槍管外部加工有環形散熱槽,槍口部有一個鋸齒形減震器。配用20發、30發彈匣或50發彈鼓。該槍大多數零件為鑄件,全槍質量較大,不含槍彈時達4.9kg。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湯姆遜M1928A1的可調式照門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劇中董刀裝備的湯姆遜M1928A1

湯姆遜M1928A1衝鋒槍大約生產了56萬支,中國也因為租案法案而得到湯普森衝鋒槍,供應中國的湯普森衝鋒槍會首先被運到印度再用運輸機經駝峰航線送到國軍士兵手上,後來因為緬甸戰場的戰局好轉而重開滇緬公路,湯普森衝鋒槍等援華物資得以直接經陸路運往中國戰場,團長劇中大量出現的湯姆遜M1928A1衝鋒槍也符合歷史。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2:湯姆遜M1型衝鋒槍

M1式衝鋒槍是M1928A1式的改進型,其主要改動全是將自動方式由半自由槍機式改為了自由槍機式,1942年初定為M1式。此槍無表尺採用覘孔式表尺準星瞄準,拉機柄在槍的右側,沒有槍口防震器,M1式沒有斜向閉鎖槽,上面無缺口,以免被機柄勾住。該槍沒有黃銅機鎖,所以閉鎖時全靠本身的重量和彈簧的張力,因而機心較重,M1式M1928A1式的緩衝器不一樣,M1式的緩衝器由蔭部分組成,即緩衝器杆和緩衝片,M1式只能使用彈匣不能使用彈鼓。M1式的機匣比 M1928A1式窄些,其它均與M1928A1式相同。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團長劇中出現的湯姆遜M1型衝鋒槍是有錯誤的,湯姆遜M1型衝鋒槍進入中國是在1945後,在1945年前大量支援中國的湯姆遜衝鋒槍是1928A1型。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湯姆遜M1型衝鋒槍

3:司登衝鋒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司登衝鋒槍由47個零件組成,結構非常簡單,絕大多數組件是衝壓而成,只有槍機和槍管需要機床作業。槍托是一根鋼條和一塊鋼板焊接而成,槍身是一根鋼管,透過槍栓槽可以看見裡面的彈簧。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司登式衝鋒槍在中國影視劇中的作用是神劇鑑別,在反應內地抗日戰爭的劇中如果出現了司登衝鋒槍,那部劇一定對武器道具的採用不嚴謹。英國對入緬的遠征軍提供過司登衝鋒槍,在二戰後期英軍才將不少的武器裝備給予中國駐印軍,其中就包括司登衝鋒槍。二戰結束後英國將大量的剩餘裝備低價轉賣給國民黨政府。團長劇中出現的司登衝鋒槍也符合時代背景。

4:M3衝鋒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如果討論中國有關抗日以及抗日戰爭之前的軍事題材影視作品中,哪一支槍的穿越次數最多的話,恐怕非M3衝鋒槍莫屬了,就連嚴謹的團長也犯了這個錯誤。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穿越的M3衝鋒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M3衝鋒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二次大戰時期大量生產的廉價.45口徑衝鋒槍。M3衝鋒槍的機匣是由衝壓成型的左右各半個機匣焊接成一體而成型的,復進簧、槍機等零部件全部是從機匣前方裝入的,扳機、阻鐵等零件也都是衝壓件。M3衝鋒槍廣泛採用衝壓件的結果,使該槍的生產性能超過了以往任何的衝鋒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有明顯焊接痕跡的M3衝鋒槍

M3衝鋒槍進入中國的時間也是在1945年後,在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援助的衝鋒槍只有湯姆遜M1928A1型,並沒有向中國提供過M3衝鋒槍。1947年位於瀋陽的90兵工廠仿製M3衝鋒槍成功,命名為民36年式11毫米衝鋒槍。次年,又有9毫米版本的M3衝鋒槍問世,命名為民37年式9毫米衝鋒槍。

輕機槍篇

1:79勃然機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7.92mm勃然式輕機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英國在加拿大專門為中國製造的一種輕機槍。此槍是在MKⅡ式布倫輕機槍的基礎上略加改良而成。口徑為7.92mm,隨之機槍的部分機件也作了相應的改進。由於舊中國主要步槍子彈為7.92mm的步槍彈,布倫輕機槍使用的是7.7mm子彈,直接支援布倫輕機槍會導致使用部隊後勤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團長劇中的改膛版勃然機槍

團長劇中插56衝彈匣的勃然機槍是時代的產物,並非是臆造品。在新中國成立後,正規部隊陸續裝備了新制式武器,並將舊武器移交給了民兵,規模龐大的萬國造武器的子彈供應成了問題,在政府的號召下全國的兵工廠開始了改造舊式武器,統一使用56式7.62mm制式步槍子彈,大量的勃然和捷克式機槍被改造成了插56衝彈匣打56式7.62mm子彈的機槍提供給了民兵使用。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良心好劇

團長劇中還有給勃然機槍換槍管的鏡頭,十分考究的拍出了勃然輕機槍的作戰方式。

2:ZB26輕機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第一集虞嘯卿軍火展示的改膛版ZB26

20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購買和仿製ZB26輕機槍,很快成為從中央軍到各派軍閥軍隊中步兵班排的絕對的火力支柱。捷克布魯諾工廠歷史資料,一共運送給中國30249挺,在中國的仿造和購買數估計超過10萬挺,抗日戰爭中,中國的兵工廠大約生產了39744挺,僅重慶的21兵工廠抗戰期間就生產了1萬多挺。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1927年大沽兵工廠首先製出捷克式七九輕機槍。後來幾乎所有兵工廠都有製造。但直到兵工總署獲得ZB26的全套圖紙之前,中國國內ZB26的生產都是靠逆向繪製出圖紙生產出來的,而且是每個兵工廠各起爐灶,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不同廠生產的ZB26之間零件不能通用,而且質量也參差不齊。1934年,國民政府選擇ZB26作為統一制式輕機槍,派人赴捷克商談圖紙的引進,但最後只得到了一套ZB26校槍用的模版。

3:啟拉利KE7輕機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7.92mm 啟拉利輕機槍。此槍是由老牌軍火商SIG公司製造,該槍重量較輕,構造簡單、分解容易,攜帶方便。1928年~1939年間,國民黨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購買了3025挺,一度成為中國軍隊的主力輕機槍。1934年,四川軍閥劉湘控制下的華興機械廠開始仿製啟拉利,提供給川軍。到1939年停產時,一共生產了6000餘挺。原槍為7.5毫米口徑,中國仿製時改為7.92毫米,以便與當時的德械槍械統一彈藥。它在當時中國軍隊的地位,有點類似勃朗寧M1918A2.是班組支援火力的支柱。但其綜合性能沒有捷克ZB-26好,因此國內兵工廠於1937年開始逐漸轉產後者。而川軍中的啟拉利輕機槍不僅隨他們走上了抗日戰場,還曾被紅軍繳獲,沿用到八路軍、解放軍。甚至在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也少量使用。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從上往下數,第二位士兵裝備的啟拉利輕機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罕見的啟拉利,連團長也不認識。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題外話:團長小說中並沒有提到啟拉利輕機槍,在小說中提到的是劉易斯輕機槍。但由於劉易斯輕機槍的實物太少了,劇中只好拿也很罕見的啟拉利機槍替代。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4:大正11式輕機槍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武器裝備來源盤點2:衝鋒槍和輕機槍篇

二戰中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問題,不能適應作戰需要,被1936年定型的用30發彈匣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曾被中共敵後游擊隊繳獲大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