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網絡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提前消費理念的深入,欠債的人越來越多,催收機構數量也隨之增長,不管是否合法合規,都看中了負債市場百億級的大蛋糕。催收的程度也由正常催收“升級”為暴力催收違法催收。

最常見的催收方式一般以信息轟炸和電話催收為主,其次是上門催收,使用最少的是法律催收,即起訴。

以下催收行為違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1⃣限制人身自由

催收人員為催回欠款,以非法拘禁或其他方式非法剝奪或限制欠款人的人身自由,或者非法搜查欠款人的身體等行為,已觸犯到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2⃣侮辱、誹謗

催收公司使用轟炸軟件,全天候對欠款人的手機進行騷擾。或通過打電話、發威脅恐嚇信息;或PS欠款人照片、捏造侮辱圖片;或自制律師函等等手段進行騷擾、侮辱、恐嚇、誹謗、威脅欠款人,已觸犯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使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3⃣私闖民宅(上門催收)

上門催收有兩種:一種是銀行內部工作人員上門瞭解情況,欠款人在核實對方身份無誤後可以讓其進屋瞭解並錄音;若是平臺的催收專員,在沒有經過欠款人同意的情況下,強行闖入欠款人家中進行催收,對欠款人及其家人造成心理及精神傷害,可直接報警處理,此催收行為已觸犯我國憲法第三十九條和刑法: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4⃣打電話或直接上欠款人單位

催收人員通過打電話或者直接到欠款人所在的單位進行催收,嚴重影響欠款人及同事正常工作,導致欠款人降薪或扣薪或者存在勸退的風險,已觸犯我國憲法第四十二條: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5⃣爆通訊錄

催收人員為了促使欠款人還債,當欠款人不接電話或者沒有及時還款時,就會騷擾欠款人的親朋好友,或打電話;或群發欠款人的個人信息及威脅恐嚇信息;或群發欠款人的催收函、律師函;或在欠款人同學群、親屬群等qq群、微信群中公佈借款人欠款信息等,給欠款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讓其名譽掃地,此催收方式,已觸犯中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和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享有名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非法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6⃣冒充執法機構

據瞭解,欠款人有時會收到催收人員發來的蓋有公章的法院傳票或是XX立案通報,這種催生手段,已觸犯了我國《刑法》相關規定,凡是冒充國家公職人員或公檢法機構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7⃣故意傷害

催收人員對欠款人的身體造成傷害的,觸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8⃣誘導欠款人以貸養貸

欠款人無力清償到期債務時,催收人員誘導欠款人以貸養貸,而以貸養貸很有可能會陷入到套路貸,套路貸涉嫌詐騙罪、非法拘禁罪、敲詐勒索罪、搶劫罪等多種犯罪。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8⃣種違法催收行為,凡是涉及到其中一種,欠款人可以收集證據進行投訴或者直接報警處理。欠債還錢理所應當,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法院判決強制償還。當欠款人無力清償到期債務或資不抵債時,只有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合法收入才能徹底還清債務,借錢還債永遠也還不清。

正確的解決債務方法有如下三種:

第一種:穩定的收入+與債權人協商降低清償成本。

第二種:穩定的收入+個人破產前置服務降低清償成本。

第三種:申請個人破產清算或個人破產重整。

暴力催收觸犯了哪些法律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