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交易場景、利用延期政策 疫情之下“養卡黨”暗流湧動

“準備好六個月的現金流,不要讓徵信逾期!”、“延期展期,現在就是好時機。”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信用卡“倒卡”、“養卡”異軍突起,利用漏洞模擬真實消費場景的灰色操作已經形成套路。“養卡黨”的興起無疑加大了信用卡行業逾期貸款上升的風險,而銀行也正在加大監測排查力度,降低風險隱患。在分析人士看來,疫情期間,銀行重點防控的群體主要是負債率較高或共債率較高的客戶,可採取適度降額、優化信用卡風控體系等措施來強化風險防控。

模拟交易场景、利用延期政策 疫情之下“养卡党”暗流涌动

“養卡黨”花招百出鑽空子

一場疫情燃爆了信用卡“倒卡”、“養卡”大軍的熱情,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在各大“養卡”、“擼羊毛”交流群發現,疫情期間有部分持卡人利用延期政策鑽空子“養卡”。

事實上,“養卡”一直是行業的普遍現象。近年來部分支付機構生存不易,為賺取收單手續費,大肆派發手持式POS機,暗中為“養卡黨”提供服務。在圈裡玩卡十年之久的楊洋(化名)深諳此道,“‘養卡’需要模擬一個真實的消費場景,最方便的操作是用POS機來欺騙銀行。”楊洋的手刷POS機開通手機藍牙自動搜索連接就可以進行套現操作。據瞭解,這類POS機可以自動匹配支付機構簽約的商戶,選擇附近商戶進行刷卡消費,再從平臺提現,便可套出信用卡資金。

為了讓信用卡賬單看起來“可信”,“養卡黨”自有妙招。從楊洋的“養卡”方案來看,多頻率刷卡、大額度消費、適當現金分期是提額的主要手段。“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可以先申請臨時額度,臨時額度的使用週期在15天左右,如果臨時額度審批通過,建議全部使用,把臨時額度‘養起來’之後再提升固定額度。”

一邊是長期以來潛伏底下的“灰色套路”,另一邊是監管機構對受疫情影響人群所出臺的支持政策被“養卡黨”加以利用。1月26日,銀保監會下發通知,要求銀行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政策的出臺也讓大批“養卡黨”高呼“好時機已經到來”。事實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許多餐飲、個體商戶處於停業狀態,許多居民也處在“閉門不出”自我隔離中,但這並未阻斷“養卡黨”的熱情。楊洋非常自信的告訴記者,銀行的風控系統中不可能先植入對應的疫情的關閉商戶的統計數據,一般在刷卡的時候先用儲蓄卡進行小額交易,刷卡金額達到10元以上,然後查訊賬單就知道商戶名稱是否在停業的範圍,如果商戶出現停業,那就換一臺POS機再刷。

資深“養卡黨”李歡(化名)一共有15家銀行的信用卡,其中有12家銀行的信用卡已經使用,在疫情期間,他刷卡額度已經超過了8萬元。而為了“用足”政策,他正打算致電髮卡行申請做延期還款緩解資金壓力。為了“瞞天過海”,李歡從“養卡”大軍學來了最新的溝通話術,在致電銀行申請延期時先偽裝成為無收入人員,向銀行表達因為疫情影響,暫未開工,沒有固定收入,導致目前還款困難,申請將3月的賬單延期至4月償還。如果銀行未同意申請,就捏造無收入流水、疫情期間無法開工等“假材料”矇混過關。

金融機構加大核查

在銀行嚴把風控制度的前提下,“養卡黨”以受疫情影響為理由要求提額、延後還款的方法是否可行?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諮詢北京地區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瞭解到,不可行!存在一定法律風險。

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還款困難的客群判斷標準,銀行之前的識別方法主要是通過資質,比如,職業、家庭收入等方面去核實。一家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主要利用政府的數據平臺判斷,比如,是否有感染或者隔離等信息,銀行會讓對方提供相關的材料,而醫務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從職業上就可以判斷出來。股份制銀行的判斷方式也較為相似,主要也是因企業停工或停產、本人因隔離無法外出工作或當地政府公告停業或延遲復工的行業從業人員。

“如果有意謊報疫情,要負一定法律責任。”上述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就算“養卡黨”通過造假申請成功,銀行還可以通過消費明細,看出對方的用卡意圖,如果是頻繁集中交易,交易類型單一,交易對手單一,就很容易發現問題,最終駁回持卡人申請,並根據情況進行封卡、入徵信、降額等措施。

但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人士也直言,“造假”行為以目前的狀態來看的話,還比較難以核實,因為很多信息沒有統一權威的出口,交叉驗證也只能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而且在疫情影響下催收也遇到了一定難度,現在上門催收已經停止了,目前催收手段主要包括短信催收,一般為逾期7到15天,電話催收,主要針對超過30天的逾期行為。

狙擊“養卡黨”將是長期戰

考慮到疫情不可抗力的影響,多家商業銀行特事特辦,對由於特殊情況造成的逾期,不納入違約客戶名單,減免逾期利息和罰息,提供徵信修復等。但許多持卡人正常還款能力降低,不可避免將會導致信用卡逾期壓力有所加劇。

上述銀行業相關人士直言,由於特殊時期,受疫情影響,肯定會出現逾期問題,但總體來看,會出現一定的攀升,但是幅度不會很大。

“信用卡逾期率正在攀升,主要原因有持卡人自身的經濟狀況惡化有關。”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疫情背景下一些中小企業歇業關閉、延遲發放工資,另外還包括催收端因疫情原因導致的工作不暢等。

從整體行業數據來看,信用卡風險的持續攀升也值得警惕,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為919.16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24%,佔比較2019年二季度末上升0.08個百分點。而在應償授信總額方面,截至2019年三季度,該數據為7.42萬億元,環比增長2.67%,對比2008年四季度末的1582.12億元增長了近46倍。

蘇筱芮認為,疫情期間,線下催收途徑受阻,機構應當更多考慮線上催收的方式以提升催收效率;此外,貸後風險管控在逾期率持續升高的情況下效果還有待觀察,因此貸前策略也應當聯動配合,適當收緊貸前風控。

在易觀金融分析師王細梅看來,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收入下降,影響還款能力,因此信用卡逾期率短期內很可能上升。疫情期間,銀行可以根據客戶資質採取不同方案,大企業員工、公務員等群體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小,銀行重點防控的群體主要是負債率較高或共債率較高的客戶,可採取適度降額、優化信用卡風控體系等措施來強化風險防控。

而對於頻繁使用套現的養卡黨來說,銀行與之“鬥智鬥勇”將是長期過程。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機構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私下售賣POS機,違規套現已成為行業心照不宣的事實,基於商業行為本身的特點,完全禁止難度很大。“商戶審核、風控包括對於商戶的管理,95%都在收單機構這一側,導致了‘養卡’、套現等現象不停的發生。”

由於信用卡交易鏈條涉及髮卡行、收單機構、支付機構、清算組織等諸多主體,因此,對於養卡行為的打擊也需要合力“圍剿”。分析人士指出,監管政策很難做到萬無一失,所以還是要聯合銀行、支付機構、清算組織、行業協會等各方力量,大力發展監管科技,通過技術完善監管的手段,從而更好地支持信用卡行業的健康發展。

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