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唐代,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但当年最为人欣赏的是深色的丹,尤其是紫牡丹,大红大紫,以色彩艳丽为贵;对色彩淡雅素朴者则谁也不惜一所以,就连当年朝廷上的官员,按唐制,只有三品以上的才能穿紫色官服,五品以上朱服(红色官服)。可见,大红大紫的色彩是如何地被人追捧。而裴士淹不咏姹紫的姚黄、魏紫,却偏去咏被时人备受冷落,不惜一顾,无人欣赏,冷清的“白牡丹”岂是太不合时宜了吗?这是为什么?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白牡丹

这的确是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要了解其深意那就得先了解裴士淹的为人然后再来欣赏他那被时人备受冷落的《白牡丹》。裴士淹(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末、天宝初,曾任司封员外郎,天宝十四年(755)任给事中,均是些低级职务。尽管他才华出众,为人正直,但因不愿阿谀奉承,媚俗和趋炎附势而被冷落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安史之乱后,他随玄宗人蜀,从此不知所踪。有人说他离开了唐玄宗的大队人马,隐姓埋名进入深山当了隐士,专心学问;有人说他遭遇不幸,夭折在逃亡的路上…总之,从此无人知道他的下落。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山西永济五老峰风光

而他所作的众多诗作,留下来的现仅存一首,这一首诗,就是著名的《白牡丹》为什么他的这首《白牡丹》被留下,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这就需要通过欣赏才能了解。下面,就是他的这首牡丹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总共才28个字。篇幅短小,而内容深长,隐含丰富。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话·诗辨》)现在让我们先来看首句“长安年少惜春残”。这一句,先交代了当时社会的风尚。每到暮春之际,京城长安的年轻人,无不珍惜即将过去的春天。“年少”,即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不是社会上市民阶层的一般少年,是非贵即富的豪门贵族,官家的纨绔子弟;“惜”,是个动词,原义是爱惜。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白牡丹》

在这里,则作“不愿错过”来讲;“春残”,即残春,也叫暮春。每年春天共三个月,每月的名称,分别为早春二月阳春三月暮春四月,因而“春残”也就是每年春天的最后一个月。那么,长安年少”为什么要“惜春残”呢?第二句,诗人为我们作出了回答,这就是“争认慈恩紫牡丹”。“争认”,即争先恐后去观赏;“慈恩”,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和平门外约4公里的大慈恩寺。该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当年寺内植有许多“紫牡丹”,因时至暮春,百花凋残,只有慈恩寺里的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治剧照

于是,长安城里的纨绔子弟,乘着一辆比一辆豪华的车马,长安街上如车水马龙,他们争着竞相攀比,前往慈恩寺以观赏紫牡丹为荣,以此来显耀自己的门第。这一、二句,其实是一个复句,由前、后两个分句构成,在逻辑上表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是表因:即“惜春残”;后一分句则表果:竞相攀比“争”着前往大“慈恩”寺去观赏“紫牡丹”。由此可见,诗人通过这一、二句,有力地抨击了当年那些依杖父辈祖辈权势的纨绔子弟,生活奢侈,追求豪华,对观赏紫牡丹的时尚,趋之若鹜。第三句,“别有玉盘承露冷”,这是运用了一个典故。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紫牡丹花

该典故,出自汉武帝于建章宫前建神明台,上铸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贮露水诗人用这一典故来设譬,比喻另有白牡丹花,由仙人用天上下的露水浇灌盛开,这是对白牡丹素质高雅的赞美。第四句,“无人起就月中看”。这一句,描写了冰清玉洁,素质高雅的白牡丹,在皎洁的月光下是那样的美丽,本应该受到人们的喜爱结果却没有人愿意在深夜起来观看,遭遇了被人遗弃的不幸命运。第三、四句,诗人以花喻人。白牡丹尽管品质如此高尚,冰清玉洁,素质高雅,却遭人遗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裴士淹的这首《白牡丹》为什么被流传下来,并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裴士淹的《白牡丹》为什么会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汉武帝剧照

同时,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不咏姹紫嫣红的姚黄魏紫却偏去咏被时人备受冷落。我们鉴赏裴士淹的《白牡丹》,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白牡丹的品质高尚,冰清玉洁,素质高雅;还了解了诗人生活的时代,非富即贵的那些官二代、官三代纨绔子弟,相互攀比,追赶奢侈豪华时尚的恶劣社会风气和朝廷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人才得不到重用的历史意义。裴士淹咏的虽然只是“白牡丹”,但也反映了历史的教训,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沧浪话·诗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