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高等數學可從高小開始

中國的數學教育是最失敗的。每一個經過高考的學生都經過做數學題的噩夢。可是到頭來卻發現沒學到什麼東西。

我曾經在高中時拿了數學老師的《數學通訊》雜誌看。我高中時數學只算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自從看了《數學通訊》關於微積分的內容,我竟然豁然開朗了,感嘆相見恨晚。我為何還費勁地去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做一些複雜的解析幾何考題呢?

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數學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低水平大量重複。美國人不會九九乘法表,數學照樣學得好。而我們把九九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數學照樣不行。

前段時間看小孩做初中的平面幾何題。我初中的時候還是學得不錯的。可是現在竟然不會做了。一個題目竟然要畫好多參考線。待我把一些定理溫習了一下才做出來。我靜下心來平靜想一想,有必要出這麼複雜的題目折磨初中生嗎?

由於我的專業跟數學沒多大關係,我後來只學了微積分。再後來由於興趣的關係看了一下矩陣、群論和數學分析。我發現這些高等數學入門很容易的。完全可以從高小開始學。

大家不要被嚇著了。我的意思是入個門,沒必要學太深。如果能有一部分小孩感興趣,他們就可以深入學習下去,那麼未來他們很可能成為數學家。

大家看量子力學一定會被裡面的數學公式嚇著了。實際上如果你耐著性子看下去。這些數學公式無非是科學家們表達物理規律的一種方式,也是物理學家們互相交流的方式。說得直白點,這些公式就是他們的行話。

如果孩子們從小就學會這種表達方式,未來做起科學研究來就會得心應手。那還不怕出成果嗎?

所以現在中小學的初等數學要儘快降低難度,大幅度降低學習時間,至少讓出百分之八十的時間來學習高等數學。這樣,未來中國的科學家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拔著尖兒冒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