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人落戶!新一輪城鎮化“開閘”青島的機會很大

諸多跡象表明:新一輪城鎮化浪潮即將到來!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在朋友圈刷了屏。

這個意見太重要了。因為只有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出臺這個意見的目的就是要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有哪些?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這4個是傳統要素,《意見》還提到了一個全新的要素:數據。

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或許更為廣大民眾所感知和期盼。《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明確提出,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

這為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提供了“頂層設計”。

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勾勒了今年城鎮化的願景與路徑。

1亿人落户!新一轮城镇化“开闸”青岛的机会很大

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可以說,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是與城鎮化相向而行的。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起點低、速度快的發展過程。

但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比如市民化進程滯後、一些城市“攤大餅”式擴張、“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

城鎮化,從地理上講是從農村到城市的空間轉換,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人的城鎮化。

《任務》提出,實現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於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如何自由流動如前文所述,中央已經做出了頂層設計,接下來就是落實的問題了。

要在一年內,把與菲律賓或者埃及一國相當的人口落戶城市,這絕對算得上是一項“宏偉工程”。要讓農村人變成城市人,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是“登個記”就可以了事。

人口是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各大城市自然是希望能分得一塊。

青島作為新晉特大城市,應該說實力是有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任務》明確提出,優化發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提升其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將得到重點扶持,如果能用好政策紅利,順勢而為,不僅能分到蛋糕,還有機會在這輪城鎮化浪潮中補齊城鎮化率低這塊短板,從根本上提升整體實力。

1、不再“平均用力”,中心城市優先

改革總是循序漸進,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也好,城鎮化也罷。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起點低、速度快的發展過程。

1978-2013年,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建制鎮數量從2173個增加到20113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

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吸納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了城鄉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深刻變革,促進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但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

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後,城鎮內部出現新的二元矛盾;

“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

中小城市集聚產業和人口不足,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小城鎮數量多、規模小、服務功能弱;

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

這些問題的出現,讓上上下下都在思考,到底應該走一條怎樣的城鎮化道路。

1亿人落户!新一轮城镇化“开闸”青岛的机会很大

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確立了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事實證明,這條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但這個規劃有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有些平均用力,各個層級的城市都要發展,沒有明顯的優先級。

特別是鑑於當時特大超大城市面臨的各類城市病,這個規劃明確提出限制大城市的規模,尤其是在人口規模上指向明確:“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經過五六年的發展,中國城鎮化出現了新的趨勢和規律,那就是特大城市“馬太效應”不斷顯現,在集聚資源與資源配置效率上的優勢不斷彰顯。

這就如同大型跨國公司與中小企業,其實力的巨大差異決定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與作用大不相同,如果忽視這種差異,片面強調協調發展,甚至搞平均主義、大鍋飯,那就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就會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中央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去年12月16日出版的2019年第24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這篇文章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

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主力軍”地位。為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文章指出,要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要破除資源流動障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並向優勢地區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為城鎮化今後怎麼走,定了方向。

此次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就是落實這一指示。

在人口規模上,也為特大、超大城市“鬆了綁”: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2、強者將愈強

全新的資源分配規則決定了大城市將獲得更多的資源配置權,也就是說,強者將更強。

而實力不濟的城市在新一輪競爭中,將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弱者愈弱。“馬太效應”將更加顯著,分化勢必加劇。

哪些城市將在這一輪城鎮化中居於有力地位呢?很明顯,將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首先就是9個國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國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層級之上出現的新的“塔尖”,集中了空間、人口、資源和政策上的主要優勢。

1亿人落户!新一轮城镇化“开闸”青岛的机会很大

國家中心城市的影響力相當之大。鄭州的逆勢,就是一個範例。2016年,鄭州晉級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便開啟了“直升機模式”——

2016年,鄭州市GDP完成7994.2億元,增速高達8.4%,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8位。

2017年,鄭州GDP直接越過“8000億級”,進入“9000億級”,達到9130.2億元。

2018年,鄭州GDP成功邁入“萬億俱樂部”,成為僅次於北京、天津、青島的北方第四城,全國排名進一步上升至第15位。

鄭州人口的高速增長同樣令人矚目——

2017年,鄭州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5.68萬人。2018年,增量達到25.53萬人,並一舉突破一千萬大關。2019年,增速不減,增量依然高達21.6萬人,在全國處於第二陣營。

在這一輪城鎮化進程中,這些城市將獲得更大的資源配置空間,加之自身強大的實力,必然強者更強。

當然,《任務》提到的中心城市不僅僅專指國家中心城市,還包括“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將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

同時,城市群將在這輪城鎮化中處於優勢地位。《任務》明確提出,加快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城市群發展規劃,推動哈長、長江中游、中原、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實施聯席會議制度落地生效,推動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健全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促進天山北坡、滇中等邊疆城市群及山東半島、黔中等省內城市群發展。

3、這是青島的機會

在中國近代史上,青島的城鎮化應該算得上是早的。

在青島,曾經誕生過多箇中國第一:開辦了中國人經營的第一家電影院,上映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是中國第一個有汽車的城市,建設了中國第一條公路,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臺火車機車、第一瓶礦泉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帆船俱樂部,建設了亞洲第一個海洋館等等。

這些都是現代城市的重要表徵。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全市劃分為七區:市南區、市北區、臺西區、臺東區、四滄區、李村區、浮山區。也就是說,新中國建立初期,青島全是市區沒有郊縣,城鎮化率幾乎為100%。

隨著膠南縣、膠縣、即墨縣、平度縣、萊西縣先後劃歸青島市管轄,青島才有了農村郊縣。也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佈局,導致了青島城鎮化率始終不高。

1亿人落户!新一轮城镇化“开闸”青岛的机会很大

近年來,隨著東擴、北上,擁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的實施,青島的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區人口規模顯著提升。

2016年,青島市城鎮化率達到71.53%,成為山東省首個城鎮化率超過70%的城市。2019年末,青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4.12%。

但即便如此,青島城鎮化率在全國仍然處在第二個梯隊靠後的位置。同為特大城市的其他城市,城鎮化率大多高於青島。南京2019年城鎮人口707.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高達83.2%;武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0.49%,杭州為78.5%,西安為74.61%,成都為74.41%。

總體而言,山東以中小城市為主,城鎮化率較低,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不明顯。這種城市發展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山東人口的增長和近年來的轉型升級。

因此,做大做強城市平臺就十分關鍵。《山東省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濟南、青島兩市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均達到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這個目標已經提前實現。近日,住建部發布《2018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備受關注的全國各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排名揭曉,青島城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正式晉級特大城市。

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中央連發重磅文件,為中心城市撐腰,這為青島實現進一步躍遷帶來了重大機會。

此次發佈的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青島的機會很多——

比如,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為降低落戶門檻,青島不斷升級政策,目前在同類城市中擁有相當的競爭力。

《任務》提出,加快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青島將充分發揮作為黃河九省區出海口的獨特作用,把開放的風吹向黃河流域去,推動黃河流域整體開放,做龍頭中的龍頭。

再如,《任務》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重點城市群,推動山東半島等省內城市群發展。今年2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提出以同城化為方向,培育發展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有了中央和省兩級支持,青島有足夠的底氣。

《任務》還提出,優化發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重要節點城市等中心城市,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和管轄範圍,解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問題。青島作為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將享受政策利好,膠州“撤市劃區”也有望提速。隨著市轄區規模的擴大,青島城鎮化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

青島還有一個很多城市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青島擁有即墨區、平度市、萊西市“一區兩市”這個含金量很高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任務》提出,推動試驗區在健全城鄉人口遷徙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發展路徑。這是青島的機會。

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當前青島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城鎮化來破解,包括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內需不足的問題、擴大投資的問題、突破平度萊西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

機會就在眼前,青島如果能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就在這一輪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