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作者/萌媽


對孩子來說,終歸是要離開父母的身邊"自立門戶"的,然而現在有很多孩子因為活在父母的溺愛當中,甚至連綁鞋帶不會,更不用說以後要出遠門獨立自主地過生活了。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戴爾卡耐基就曾說過,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剷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可見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獨立的人格,才能在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那麼,關於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我們要先從獨立的重要性講起。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1、 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家長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創造讓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那麼孩子在未來獨自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能有正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而且在孩子小的時候,也不會因為暫時和父母分離而患上分離焦慮症。

即使長大了以後,也不會因為脫離父母身邊而無法獨立生活,並且有助於與同齡人進行交往的時候不會顯露消極的一面,也能更快地融入同齡人的集體生活。同時,使他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勇敢向上,或者處理實際事物的時候可以做到遊刃有餘,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

2、 孩子能早早學到生活技能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如果早點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會通過自己吃飯、穿衣服、洗臉刷牙或者收拾玩具等過程裡慢慢習慣凡事都要靠自己,讓他逐漸領悟到自己動手的重要性,並且在提高生活技能的同時可以增進孩子的肌肉發育以及動作協調能力,當孩子以後面對這樣的事情也可以表現出獨當一面的能力,不會再過於依賴於父母。

3、 培育孩子的擔當以及負責的態度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父母揪住孩子培育的關鍵時期,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親力親為",不再依賴父母解決自己的事情,那麼時間一長給孩子帶來的是成就感和自信,因為比較於還需要依靠家長才能解決生活日常的同齡人,他們已經表現出了"成熟"的一面。

這樣對孩子來說,不僅在無形當中培育了他的信心,更培養了他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積極負責的態度。

講完培育孩子獨立的重要性後,家長別急著盲目引導孩子,可以瞭解一下這套"狐狸法則"。

什麼是"狐狸法則":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狐狸法則"其實很簡單,它包含了"物競天擇"的含義在裡面,說的是成年後的狐狸會被他的父母趕出族群。原因是父母不願子女活在自己的庇廕之下,因為自己會老去甚至因為意外離去,那麼如果沒有自己庇護的子女將會面對什麼危險?太多了,獵人的槍藥或者老鷹的利爪,還是肉食者的尖牙,不管哪個對於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狐狸而言都是致命的。

所以當狐狸的子女成年後必然會被趕出族群,這其實狐狸父母的一種愛,他們希望孩子通過自強自立在這個殘酷的自然界生存。

其實人類也一樣,很多我們熟知的名人他們都在督促自己的孩子自強自立。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比方說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在美國名校畢業後本來想選擇在他父親的公司棲身,然而面對兩個兒子的"投誠"李嘉誠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而是讓他的這兩個兒子在外面先歷練一番,通過實踐證明自己是不是合格的繼承人。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除此之外,美國總統羅斯福對孩子的教育也十分注重,他曾經說過,在兒子面前,我不是總統只是父親。

他認為孩子不應該依賴父母過著寄生一般的生活,他強調孩子應該靠自己的本事過活

有一次,他大兒子詹姆斯在歐洲旅遊的時候,因為看中一匹好馬而花光了所有的旅費,當他向羅斯福求助的時候,得到的卻是羅斯福的嘲諷,他批評詹姆斯自以為有父母當後盾,做事就不思考後果,讓詹姆斯帶著他的馬自己游回來。

那麼,在瞭解完"狐狸法則"後,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

  • 給孩子足夠多的空間"放手一搏"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當孩子認為自己可以勝任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年齡就橫加阻攔,認為孩子會有意外而拒絕讓他嘗試的機會。比方說孩子想和朋友一起出去騎自行車,但家長卻認為馬路上的汽車危險所以阻止了孩子的計劃,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社交活動卻因為父母認為有太多的"意外可能性"而導致計劃中斷,孩子進一步獨立的機會也被父母過分的擔憂扼殺了。

這樣的話,不止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如果老是這樣的話,以後孩子也會依父母的決定而定,不再有自己的意見。

  • 不能過分溺愛,凡事都包辦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因為認為孩子還小,就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攬下來了,不管是吃飯穿衣服還是洗臉,或者是孩子玩了以後不收拾的玩具,父母都因為"孩子還小"這個理由把這些事情承包下來了,那麼孩子的獨立性發展就會在父母自以為是的"溺愛"裡擱淺了。

父母應當在孩子有能力動手的時候,讓他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情,讓他勇於嘗試那些你以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這樣才能促進他的獨立性人格。

  • 鼓勵孩子主動和同齡人進行社交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別盲目引導,或許“狐狸法則”能夠告訴你

父母應當在孩子小的時候把孩子"拉"出自己的身邊,不能什麼時候都讓孩子依偎在自己身邊,這樣的話他會形成習慣和依賴,等到以後他真的要離開自己生活的時候便會完全無法自理生活。

但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鼓勵他主動去找朋友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離開父母身邊和同齡人一起遊玩,而且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也會想辦法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和培養出自己的獨立性。

結語:

無論是誰都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然而這份愛不能化為"溺愛"去影響孩子的發展,阻礙他的獨立性培育,這樣長久下來不僅害了自己,也會害了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好好正確地引導孩子自立自強,學會如何獨立生活。


我是 ,一名職場媽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幫助寶貝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