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清明节祭祀,不要让“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悲剧重演

新时代清明节祭祀,不要让“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悲剧重演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挑战,如何推行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加快“互联网+”行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协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首要课题,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新时代清明节祭祀,不要让“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悲剧重演

在“互联网+”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很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新零售、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等新的企业创新模式,当然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机构也层出不穷,湖北北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企业信息化软件、企业网站、移动APP、电子商城、视频直播、生产管理、政务信息化、智能硬件等系统开发的技术服务企业。北盛科技作为华中地区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商,立足于华中地区信息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相关技术产品,致力于华中地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与创新,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个性化的企业应用开发和定制。公司拥有鄂西北地区领先的移动产品研发团队,现已有研发人员60余名,依托襄阳、武汉两个研发中心,涵盖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行业专属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智能硬件系统、企业品牌宣传等领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办法。

新时代清明节祭祀,不要让“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悲剧重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在中国,清明节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会根据当地的习俗,跋山涉水来到故人墓地或自家祖坟,缅怀先人,祭祀先祖。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扫墓方式,用来代替传统的祭祀活动。

1、二维码墓碑,祭祀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了解逝者的生平事迹。其实二维码扫墓并不是新鲜事了,早在几年前机已经在杭州、宁波等地出现,收集好逝者的生平事迹和生前的音影图像等资料,制作成二维码,镶嵌在墓碑上。祭祀人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观看到二维码链接里的所有内容,还能在上面留言寄托相思。

2、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和VR行业将会迎来“第二春”,未来的扫墓方式也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技术。我们设想一下,未来的墓碑可以安装上电子设备,所谓“确认过眼神,我们是一家人”,只要是得到授权的人站在设备的镜头前,通过了人脸认证,然后带上AR眼镜,就能直接见到逝去的故人。科技公司根据祭祀者提供的生前资料,还原逝者的声音、面貌等形象,再融合AI智能系统录入设备中,让祭祀者可以与逝者面对面的交流。

新时代清明节祭祀,不要让“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悲剧重演

这样的方式,在网上存在很大的争议,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清明节是中国“孝文化”的代表节日,如果不能亲自到场,已经是“不孝”的表现。但有的网友则认为,孝与不孝,重在心意而非形式。

但是传统的清明祭祀活动,总是绕不开燃放爆竹和焚香烧纸这两个环节。每当清明前后,总会出现因祭祀而引发的火灾事故,传统的祭祀方法,既不安全也不环保。回想“3.30”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事件,虽然不是因清明祭祀引起,但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万一因此引起重大火灾牺牲消防人员那就得不偿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