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存款增加代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嗎?

據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一季度我國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看到這數據好多人是不是腦瓜子嗡嗡直響,咋別人多了那麼多存款啊,我的銀行賬上咋沒錢呢,這幾個月全國都在疫情中,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是怎麼出來的呢?這就需要我們來分析一下什麼原因導致了住戶存款的增加。

人民幣存款增加代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嗎?

負經濟週期失業-低收入-減少消費-低迴報-低增長


住戶存款也就是老百姓在銀行的存款一般增加來自三個渠道:第一個來自於企業,1月份面臨春節,企業在春節前發放工資獎金,存款大幅由企業轉向居民。 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8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大幅增加4.24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61萬億元,住戶增加的部門就是企業減少的部分。第二個來源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託,證券,保險,融資租賃和財務公司,可以看到這些機構的存款減少了3713億,雖然2月份股票市場曾經大幅攀升但受3月國內A股較大幅度回落的影響和居民預備春節期間使用現金的需求,大量股市中的資金從證券保證金賬戶回撤至居民賬戶。所以出現非銀金融機構存款減少,而居民存款增加的現象。第三個來源則是住戶消費貸款的增加,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根據金融學的原理,貸款創造了存款,相較於春節前,一些消費類貸款的額度是比較緊張的,而3月份更多低息的短期貸款開始逐漸放出,這部分錢是貸款的形式創造出來,造成存款相應增加。

人民幣存款增加代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嗎?

充裕的現金投放


如果單純去看一季度的存款數字還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相較於2019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7萬億元。2020一季度的數字幾乎已經達到了2019年全年存款增加總額52.5%,住戶存款的增加額已經達成2019年全年的增加總額的66%。形成如此的情況是央行為了應對疫情而特殊進行市場投放,通過貸款,票據和債券市場向社會投放大量的資金。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7.51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一季度淨投放現金5833億元。從2016年以來,M2一直是逐年下探的趨勢,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6%左右的增加速度,而目前已經上升到10%。正常M2的增長率應該是通貨膨脹率和GDP增加值之和,短期看受疫情影響GDP一季度應該是負增長了,短期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但是復工之後,這個增長率對經濟的恢復應該是有積極意義的。


人民幣存款增加代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嗎?

M1增加曲線圖


人民幣存款增加代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嗎?

M2增加曲線圖

綜合來看,住戶存款增加說明市場資金充足,企業還沒有開始大幅的投資生產。近些年隨著民營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存款一直呈增加緩慢,而住戶存款中通過消費信貸創造的存款數量增加很多,造成一種老百姓有錢花的,企業沒錢花的假象。其實是個人的負債增加了,槓桿率提升了。另外,目前很多行業如餐飲,零售復工率不足60%,很多企業處於不復工是等死,復工是找死的境遇。還希望政府能出臺更多的刺激消費的政策如發放消費券,鼓勵企業復工復產的手段。長期消耗可能使經濟發展選入死循環。政府近期專項債資金到位後,會馬上開始啟動基建項目,提前為今後一段時間儲存發展的動力。經濟也會漸漸回到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