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杜梨全縣分佈,尤其是山坡、堰頭多見。對土地要求不嚴。杜梨是梨樹嫁接的砧木,大家知道萬榮有名的孤山梨,多數是嫁接在杜梨樹上的。我老家的山坡堰頭、溝坡,以前也有很多用杜梨樹嫁接的“笨梨”。由於“笨梨”皮厚、渣多這幾年已經很少了,但是杜梨樹仍然不少。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別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杜梨樹是喬木,但是由於沒有人管理,往往長成了灌木。杜梨樹有較長的木刺,刺堅硬,杜梨刺可以刺穿動物皮,古代人用杜梨樹枝編籬笆牆和門,防動物進入。“杜”字有:“關閉、堵塞”。與杜字有關的成語有“杜門謝客、杜口吞聲、杜口裹足”等,“杜”字的這一用法的確切涵義實質就是“關門”。這也可能是這種樹叫“杜梨”的原因。

可能年齡大一點的人,都吃過杜梨,說實在的不好吃,酸、澀。就是熟透的也不好吃,小時候還把它蒸熟吃。正因為這種酸、澀是治療疾病的味,有斂肺,澀腸,消食之功。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下面看看有關杜梨的論述:

一、《全國中草藥彙編》:

【別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

【來源】薔薇科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以樹皮、果實入藥。

【性味】果實:酸、甘、澀,寒。

【功能主治】果實:消食止痢。治腹瀉:果1兩,水煎服。

枝、葉:治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反胃吐食。

樹皮:煎水洗治皮膚潰瘍。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二、《中華本草》:

【性味】酸、甘、澀;寒;無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斂肺,澀腸,消食。主咳嗽,瀉痢,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三、《玉楸藥解》棠梨

味酸,性澀,微寒,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收腸斂肺,止洩除嘔。

棠梨酸澀,功同木瓜,治霍亂吐瀉,腹痛轉筋。燒食止洩利。

四、棠梨枝葉:《中華本草》

【性味】酸;甘澀;寒;無毒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緩急止瀉。主反胃吐食,霍亂吐瀉,轉筋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附方: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筋: 棠梨枝一握,木瓜二兩。上藥細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聖惠方》)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老陳:根據現代研究,杜梨枝葉、根皮中含有根皮苷,降解物根皮酚(如表兒茶精,熊果酚甙)能夠有效抑制真菌等微生物的活動。我們不妨用杜梨枝葉煎水泡洗“腳氣”,作為治療足癬的輔助治療,泡洗結束後外塗抗癬藥膏,也許能提高療效。

中藥植物之--杜梨(棠梨)

聲明:中醫藥的單驗方雖然有很好的臨床的療效,但是也需要“辨證施治”。如需要使用中藥,請諮詢作者和中醫醫師,謹遵醫囑。本文僅為傳承科普中醫藥文化,介紹中藥植物,不做用藥和治療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