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鍼”真的有用嗎?

2018年的國內車市異常低迷,就連“金九銀十”也帶不動銷量,9月50家自主品牌中近8成銷量出現暴跌,大量品牌陷入價格戰泥淖,2018年的秋天成了落葉裹霜的“寒冬”......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在這樣的車市背景下,商務部將於本週與汽車製造商們會面,商討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推出。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消息一出,猶如平地驚雷,瞬間引爆整個車市。

“這絕對是好消息,也是市場苦候已久的信號,”德國美茨勒銀行分析師表示。

各國汽車製造商大多都寄希望於中國車市復甦,而購置稅消息就如沙漠中旅人看到綠洲的躁動,讓整個汽車市場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氛圍。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瘋姐以為,購置稅減半政策,毫無疑問是一劑強行針。在2009年、2015年,兩輪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執行購置稅補貼政策,確實逆轉了當年出現的銷量連續下滑趨勢。

但對於中國車市來說,此招治標不治本。如今的車市低谷,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當初透支後續的購車需求的方式“救市”手段。隨著中國汽車需求趨於飽和,政策刺激效果必定減弱。

汽車的吸引力正在逐漸下降?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範圍內的汽車都不好賣了,汽車行業衰落不是個別趨勢,而是全球化趨勢。

拿汽車大佬福特來說,除了在美國銷量下滑,在進駐的其他國家無一例外下滑,以至於福特計劃在2019年第二季度對全球範圍內的7萬名帶新員工進行裁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削去了該公司四分之一的人員規模。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再來看看島國,日系車賣得好吧,但從數據反饋,日本的汽車銷量已經持續了近30年的停滯。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汽車不再吸引我們了?

瘋姐以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汽車帶給我們的幸福感正在逐漸衰退。以前,汽車對於大眾來說是一件奢侈品,我們都渴望擁有,但當汽車保有量增加時,擁有汽車不再是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我們對車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代步需求上,更快,更個性的車變成了新的訴求。

而速度是無法無限制增長的,個性就更不用說,現在的車型都追求家族化設計,越來越沒個性,我們只能毫無個性的選擇“買菜車”。

所以,當鈴木退出中國的時候,我們才開始懷念奧拓。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汽車內卷化,這個害死汽車行業的幽靈來了!

行業競爭越激烈,車越難賣,車企們越不敢劍走偏鋒。這就是汽車行業越發嚴重的內卷化現象。

當SUV火爆的時候,大家蜂擁而上;當雷克薩斯的紡錘形格柵火爆的時候,一大波模仿著紛至沓來;奔馳、大眾等行業引導者,開始千篇一律的“家族式設計”......個性車型越來越少。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當然也有部分自主品牌意識了這一點,推出了許多“智能化”車型,比如可以聊天的系統,可以旋轉的中控大屏,可以在車內K歌的車型......這些功能可以吸引少數消費者,但始終無法改變汽車外觀、動力上的停滯。

遲到的購置稅減半政策來了 這劑“強行針”真的有用嗎?


回到我們的主題,假如購置稅真的減半,哪怕直接免徵,也無法改變汽車行業的“內卷”。

你認為購置稅減半政策可以拯救中國車市嗎?來留言區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