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豆粕市場已分裂,現貨緊張和後期到港如何同時兼顧?

現貨市場當下只有一個聲音“緊張”,但是消息面的壓力卻接踵而至,近期最大的壓力要數巴西3月份對華出口大豆881萬噸,同比增長52%,這些大豆船都在海上,正排著隊趕來。按理說這應該能給現貨價格降降溫的。但是這一次,現貨市場偏偏有顆倔強的頭顱,無論是巴西大豆大量銷售裝船,還是中儲糧連續兩次給中糧放儲,都沒能將這顆頭顱立刻按下,似乎非要等到親眼看到大豆已經運進油廠的倉庫才會放棄抵抗。


豆粕市場現在和未來分裂,“豆粕人”(微信公眾號:豆粕人)眼前也因此同時出現了兩條路,既要考慮眼前的緊張又要考慮未來不定哪天出現的壓力。這一難題在3月份就出現了,3月份豆粕價格在資本炒作中一路上漲,巴西國內的疫情大概是從3月10號以後開始發酵的,資本一直藉助港口作業的不確定性來炒作,在這之後影響到了幾船大豆的裝運這個並不清楚,但是3月10號之前運出來的船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所以市場上也是有不少豆粕人帶著疑惑的眼光來看這波上漲的,明明心裡面感覺豆粕的供應不是太大的問題,可是眼前這風卻越刮越大,當時還只是心裡的一種猶豫和懷疑,不買吧價格漲的太快,買把擔心萬一大豆不缺怎麼辦。3月過後,巴西大豆出口數據就出來了,中國採購好了創紀錄高位的大豆數量,此時,豆粕人的擔心終於有數據可依了,但是現貨市場依然硬撐著,採購背後的風險似乎越來越大了……誰都不敢保證,在壓力釋放,大風退散以後,自己不是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


其實這許多的為難都來自於一條腿走路。豆粕畢竟也是金融,光靠現貨這一條腿在豆粕市場中游刃有餘還是有些難度,想從一條腿走路變成兩條腿走路就需要藉助期貨、期權這些金融工具。兩條腿走路,才能顧得了現在,也顧得了未來。尤其在面臨價格虛漲的時候,可以一邊順應現貨的形勢,一邊研判好合適的時機進行期貨套保或者買入看跌期權。這樣在風險釋放的時候,我們給自己準備的降落傘正好能派上用場。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可不是像這兩句話說起來一樣這麼簡單的,做現貨有做現貨的考驗,做期貨也有做期貨的考驗,期貨的操作不過開倉平倉,但是期貨背後要求著企業的資金實力、心理承受度、對期限結合的深刻理解等等,如果在內力沒有得到提高的情況下貿然介入期貨期權,期貨期權反而會影響了現貨的操作思路,一團亂變成兩團亂。


豆粕市場已分裂,豆粕人腦袋也要慢慢分兩半,一半是現在,一半是未來;一半順勢而為,一半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