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 弱勢週期延長

近期,CBOT大豆市場整體處於振盪偏弱狀態, 繼 5 月大豆合約跌破 900 美分/蒲式耳關口後,7 月 大豆合約作為新主力也開始向這一重要關口滑落。 中美貿易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美豆掃清對華出口 障礙或許只差臨門一腳。新季美豆播種面積明顯下 降,但對美豆價格的提振效果大不如以前。美豆市 場不為利好題材所動,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前美豆正 在承受著史無前例的庫存壓力。國內豆粕市場雖脫 離了3月初的低點,但由於需求端始終無法發力,即 使受到加拿大對華菜籽出口受限以及一季度大豆進 口大幅下降等利好刺激,豆粕市場也未能持續推進 反彈行情,整體仍處低位振盪狀態。

全球大豆供應充足

目前,巴西大豆收割率已經超過九成,雖然總產 量不及去年,但仍是豐產年份。根據美國農業部 4 月全球大豆供需報告的數據,巴西 2018/2019 年度 大豆總產量為 1.17 億噸,較上年度下降 500 萬噸。 阿根廷當前大豆收割率在20%左右,美國農業部預 計該國產量為5500萬噸,較上年增加1720萬噸,同 比增幅高達 45.5%,可以說阿根廷大豆的恢復性增 產為保證南美及全球大豆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基 於中美貿易改善的預期,市場預估2019年巴西大豆 對中國出口規模將由上年的6612萬噸下降1000萬 噸左右,這也體現在近期巴西大豆出口貼水報價明 顯低於美豆之中,巴西豆農在中美貿易摩擦下坐收 漁翁之利的情景很難再現。隨著南美大豆上市進程 加快,產量前景正由預期變成現實,全球大豆供應更 趨寬鬆。

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

非洲豬瘟疫情自去年8月暴發以來,對國內生 豬產業已造成嚴重打擊。國家農業農村部公佈的監 測數據顯示,3 月國內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 分別下降18.8%和21%,降幅呈擴大之勢。4月初西 藏和新疆接連報告3起非洲豬瘟疫情,全國31個省 份發生122起非洲豬瘟疫情,顯示春季非洲豬瘟疫 情仍處高發階段,疫情的防控任務仍然十分艱鉅。 非洲豬瘟疫情導致國內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並且 制約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對豆粕消費的拖累週期可 能超過各方預期。受當前豆粕價格處於多年低位以 及豆粕與雜粕價差大幅收窄影響,多數飼企調整飼 料配方,生豬和禽畜飼料中豆粕添加比例多達到上 限水平,但還是無法拉動豆粕價格擺脫弱勢,足見豆 粕整體需求萎縮的嚴重程度。因此,未來豆粕需求 端能否充分釋放回暖信號,還要看非洲豬瘟疫情的 控制程度及國內生豬存欄量的變化情況。

美豆庫存壓力難化解

中美貿易談判已進行數月,剩下的問題對雙方 來說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中美大豆貿易渠道無法恢 復正常,中國商業買家因高關稅而不會輕易採購美 豆,來自南美大豆的競爭壓力同樣對美豆形成牽制, 新季美國大豆陸續開始播種,5 個月後將形成新供 應,顯然“拖字訣”對美豆市場更為不利。美豆主力 合約在900美分/蒲式耳附近反覆振盪,大概率在等 待中美貿易談判提供方向性指引。從當前外部市場 供應以及國內需求的新形勢看,即使中國擴大美豆 進口數量,短期內也很難實質性化解美豆庫存過剩。

國內豆粕市場在經歷一季度較為低迷的行情 後,還是無法積蓄足夠的上漲動力。非洲豬瘟疫情 導致國內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尤其是 仔豬供應減少將使未來3—6個月內國內生豬存欄 量仍處下降週期,無法扭轉國內豆粕市場需求乏力 狀態。如果因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導致美豆庫存集中 向中國轉移,國內豆粕市場在供需雙重壓力下弱勢 週期可能會進一步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