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一、核心觀點

全球疫情蔓延,宏觀風險發酵疊加原油價格暴跌,近期在系統性潛在利空的作用下,美豆持續面臨較大壓力,目前國際市場動盪仍未平息,美豆麵臨的風險依然存在。短期來看前期的大幅下跌、恐慌情緒的釋放以及政策方面的刺激或使美豆出現反彈,但我們認為單邊趨勢性上漲的驅動還未出現,後續出口情況以及新季種植意願和產地天氣也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國內連粕在近期出現了與美豆聯動性減弱的現象,或許在於巴西大豆升水不斷增加以及國內油脂基差大減,在短期內造成了國內豆粕對美盤大豆跟漲不跟跌的情況。因此對於連粕我們近期著重關注其自身基本面的變化情況。國內市場目前處於疫情的後防控時期,生產生活已基本步入正軌,產業鏈運轉基本恢復正常,但近期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發的油廠缺豆停機的現象成為本月豆粕價格走勢的核心驅動,疊加下游飼企復工,成交量有所回暖,庫存處於低位,近月合約在期限迴歸的邏輯下,短期內存在較強支撐,期價偏強震盪為主。進入四月我們預計禽類飼料需求或產生階段性提振,但需要關注四月大豆到港量是否可以如期回升。長期來看在後續到港量增加,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主要矛盾落腳於需求端養殖業的存欄恢復情況,利潤驅動疊加政策刺激,我們認為依然存在恢復的預期,但恢復進度或進一步延後,目前期價單邊趨勢性上漲驅動仍未形成。

二、基本面情況

(一)國際市場分析

1、宏觀風險仍未出盡,美豆等待反彈驅動

圖1:美豆主力合約走勢 單位:美分/蒲式耳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長安期貨: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資料

自上週以來,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持續發酵,美股兩週內四次熔斷,大量對沖基金因美國股市大跌而存有變現壓力,同時美原油暴跌至30美元以下,作為與原油價格呈現較高相關性的美盤CBOT大豆,在基本面偏弱的前提下,受宏觀風險發酵影響呈現出跟隨宏觀局勢而動的態勢,目前已跌至種植成本以下。在系統性風險仍未出盡的情況下,美豆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如要期待未來的反轉,仍需基本面給予動力。

本月11日在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3月月度供需報告中,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均上調100萬噸,也因此全球大豆產量上調,全球期末庫存上調至1.0244億噸。美豆壓榨量和出口量未作調整,期末庫存維持在4.25億蒲,雖然美豆數據基本未做調整,但是在南美大豆產量上調的情況下,很明顯報告數據整體偏空。同時近幾周的出口數據也持續施壓美豆期價,今日美農公佈了最新的周度出口報告,基本符合預期,數據顯示,3月12日止當週,美國2019/20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淨增63.16萬噸,市場預估為40-80萬噸。

未來美豆的走勢仍然需要關注出口的變化情況,全球的疫情蔓延是否會引發美國物流受限從而影響出口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需要我們持續追蹤。同樣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新作的情況,本月末將發佈新作種植意向,如果按照目前的價格水平,新作面積有望下調,屆時將會對美豆期價形成提振。但目前看來短期反彈的驅動力仍然不足。

2、南美港口停運被證偽,巴西疫情進展仍需持續關注

由於疫情原因使原油及商品價格下挫,間接惡化了巴西匯率,這使得南美大豆的榨利更加優於美豆,中國油廠因此持續採購巴西大豆,且加快了採購步伐,截至目前巴西大豆的銷售進度已超過60%,高於去年同期水平。據天下糧倉數據統計上週前四天中國油廠至少訂購了30-35船巴西大豆,而前一週的採購數量為40多船。

昨日有消息稱巴西港口裝運出現問題,船運或停運兩週時間,但今日港口運營商表示,拉丁美洲最大的港口—巴西桑托斯港將維持正常運轉,此前運營商與碼頭工人和有關部門討論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另外一媒體代表稱,巴西第二大農業商品港口—巴拉納瓜港目前也未停止運轉,並將繼續正常運轉。目前來看,巴西港口停運的炒作被證偽,但我們仍需考慮巴西大豆產地至港口的物流運輸狀況是否良好。

(二)國內市場供需情況

1、缺豆引發油廠停機,庫存低位給予期價支撐

2月由於我國疫情形勢嚴峻,企業復工延遲、油廠開機率不足,造成了短期內供給偏緊的局面,但目前我國疫情已基本控制,油廠開機率在連續幾周持續回升維持高位之後,近兩週又出現了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在於3月大豆到港量偏低,疊加油廠大豆庫存也處在歷史低位區間,部分油廠因缺豆而停機。

據cofeed的對大豆到港情況的最新調查統計,2020年3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74船482.5萬噸,4月份初步預估730萬噸,較上週的預估值下調20萬噸。5月初步預估850萬噸,較上週預估增加20萬噸,6月初步預估870萬噸。

圖2:我國大豆進口月度值 單位:萬噸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長安期貨: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資料

圖3:進口大豆港口庫存 單位:噸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長安期貨: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資料

根據天下糧倉對全國主要油廠的調查統計,2020年第11周(3月7日至3月13日)國內大豆壓榨開機率為42.28%,壓榨量預計為147噸左右。第10周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開機率為47.69%,壓榨總量為165.9萬噸,較前一週降幅為11.3%。壓榨量已連續第二週下降,預計第12周將繼續下降,預估值為140萬噸左右水平。

據我的農產品(000061,股吧)網對國內主要油廠調查顯示,2020年第11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231.83萬噸,較上週減少57.02萬噸,減幅19.74%,同比去年減少170.82萬噸,減幅42.42%;豆粕庫存為39.44萬噸,比上週減少7.84萬噸,減幅16.58%,比去年同期減少29.89萬噸,減幅43.11%。目前來看,進口大豆到港量的不足使原本就處於低位的大豆豆粕庫存處在繼續下降的格局當中,這無疑給豆粕期價形成了較大的支撐。按照預估4-7月進口大豆或面臨集中到港的情況,因此二季度豆粕原料端供給充足,一定程度上施壓遠月期價,不過在全球疫情還在蔓延的局勢中,不排除後續進出口貿易出現限制的可能。

2、飼企復工基本恢復,短期內現貨成交出現回暖

隨著國內疫情的進一步穩定,以及復工復產各項政策的積極推動,物流、運輸等基本已全面放開,屠宰企業的開工率在本月有了進一步的上升,飼料企業開工率目前已超過八成。豆粕需求出現了階段性的回暖。截至3月13日當週,豆粕總成交量184.63萬噸,較上週97.99萬噸的水平增加了86.7%,較去年同期的105.18萬噸增加了75.53%。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現貨成交的階段性回暖疊加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發的缺豆停機,使豆粕在短期內處於供需偏緊格局,這也是近期現貨價格得以支撐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未來兩週缺豆現象仍難緩解,大豆豆粕的低庫存狀態將在本月繼續支撐現貨價格,連粕期價也同時獲得支撐。

現貨成交的階段性回暖疊加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發的缺豆停機,使豆粕在短期內處於供需偏緊格局,這也是近期現貨價格得以支撐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未來兩週缺豆現象仍難緩解,大豆豆粕的低庫存狀態將在本月繼續支撐現貨價格,連粕期價也同時獲得支撐。

3、禽類飼料或存階段性補庫需求,生豬復養真正恢復仍待時日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在今年2月25日之前全國的畜禽養殖出現了中斷,飼料運輸受阻疊加活禽市場關閉,肉雞養殖業發生了階段性的停歇,再此期間雞苗預售情況也不甚樂觀。而自2月27日左右起,在疫情逐步穩定,物流基本恢復的境況下,禽類養殖開始恢復正常,大部分畜禽養殖企業在這段時間集中買入雞苗,根據雛雞孵化週期推算,大概在4月上旬開始,會出現肉禽飼料集中補庫的需求,因此我們預計下個月飼料需求的階段性上升可能會對豆粕期價有所提振。不過考慮到疫情影響後禽類恢復養殖的時間較為集中,因此飼料補庫的時間或也只是集中在兩週左右的時間內,之後隨著肉雞長成集中宰殺,市場上短期內供應充足,其價格或也將有所下降,養殖戶採購雞苗的意願也將隨之減弱。養殖端能否形成長期的利多驅動仍然要關注生豬復養與補欄的進展情況。

目前生豬養殖利潤仍然處於超高水平,能繁母豬存欄連續5個月環比增加,可見非洲豬瘟過後最壞的階段已經過去,疫情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原有的生豬復養恢復節奏被打亂,補欄需求較原有周期發生後置,在政府各項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們不必對未來生豬養殖業過分悲觀,但考慮到目前存欄絕對水平仍然較低,我們預計短期內難以明顯提升,疫情發生之前所預期的今年三季度起國內需求的恢復還有待驗證,短中期內單邊大漲的驅動暫時不足。

圖4:生豬存欄:能繁母豬 單位:萬頭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長安期貨: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資料

圖5:省市生豬平均價與養殖利潤 單位:元/千克

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長安期貨:豆粕:階段性供給偏緊提振短期期價

資料

三、綜合分析與操作建議

全球疫情蔓延,宏觀風險發酵疊加原油價格暴跌,近期在系統性潛在利空的作用下,美豆持續面臨較大壓力,目前國際市場動盪仍未平息,美豆麵臨的風險依然存在。短期來看前期的大幅下跌、恐慌情緒的釋放以及政策方面的刺激或使美豆出現反彈,但我們認為單邊趨勢性上漲的驅動還未出現,後續出口情況以及新季種植意願和產地天氣也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國內連粕在近期出現了與美豆聯動性減弱的現象,或許在於巴西大豆升水不斷增加以及國內油脂基差大減,在短期內造成了國內豆粕對美盤大豆跟漲不跟跌的情況。因此對於連粕我們近期著重關注其自身基本面的變化情況。國內市場目前處於疫情的後防控時期,生產生活已基本步入正軌,產業鏈運轉基本恢復正常,但近期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發的油廠缺豆停機的現象成為本月豆粕價格走勢的核心驅動,疊加下游飼企復工,成交量有所回暖,庫存處於低位,近月合約在期限迴歸的邏輯下,短期內存在較強支撐,期價偏強震盪為主。進入四月我們預計禽類飼料需求或產生階段性提振,但需要關注四月大豆到港量是否可以如期回升。長期來看在後續到港量增加,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主要矛盾落腳於需求端養殖業的存欄恢復情況,利潤驅動疊加政策刺激,我們認為依然存在恢復的預期,但恢復進度或進一步延後,目前期價單邊趨勢性上漲驅動仍未形成。

綜上,短期內近月合約或強於遠月合約,m2005前期多單可繼續持有,主力09合約可嘗試輕倉短多操作,設置好止盈止損,目前在養殖端需求驅動仍未到來之前,空倉者追漲仍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