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 面臨調整壓力

國慶節後豆粕補漲,並創年內新高。不過,未來兩週美國中西部預計低溫少雨,大豆收割加速,同時國內非洲豬瘟新病例拖累豆粕價格,豆粕面臨調整壓力。

主產區未來天氣利於美豆收割

美國農業部10月供需報告影響有限。報告對美豆單產和產量的預估均略低於預期值,對全球期末庫存的預估高於預期。其中,預計2018/2019年度美豆單產53.1蒲式耳/英畝,美豆產量46.9億蒲式耳,期末庫存8.85億蒲式耳。出口和壓榨與上月持平。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年末庫存1.1億蒲式耳。

美國大豆收割進度同比略偏低,不過作物優良率保持穩定,且未來兩週降水明顯減少,預計美豆收割加速。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作物進展周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7日,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大豆落葉率為91%,上週83%,去年同期88%,過去五年同期均值85%。美國大豆收穫的比例為32%,上週23%,去年同期34%,過去五年均值為36%。大豆作物優良率為68%,一週前是68%,去年同期為61%。此前美中西部降水導致大豆收割暫停。不過據美國氣象局預測,未來兩週美中西部地區低溫少雨,有利於大豆收割工作。

此外,巴西大豆播種進度同比加快,預售進度快於去年同期。諮詢公司AgRural稱,巴西2018/2019年度大豆播種率為10%,快於去年同期及五年同期均值5%,因天氣條件有利。諮詢機構Safras&Mercado最新報告顯示,巴西新作大豆預售工作較去年同期提前,因農戶對價格滿意。Safras在報告中稱,巴西大豆預售工作已完成27.3%,這批大豆將在明年1月左右開始收割,去年同期的預售率僅有14.1%。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預計2018年巴西大豆出口量為7700萬噸,高於上年的7610萬噸。2019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達到7190萬噸,同比減少7%。2019年巴西大豆壓榨量預計為4320萬噸,略低於2018年的4360萬噸。

豆粕庫存走高

9月29日—10月5日,因國慶長假,部分油廠停機,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總量1739900噸(出粕1374521噸,出油330581噸),較前一週的壓榨量1994800噸減少254900噸,降幅12.773%;當週大豆壓榨開機率(產能利用率)為49.69%,較前一週的56.97%降7.28百分點。預計本週壓榨量將回升至190萬噸的超高水平。

國慶期間下游備貨數量下降,油廠豆粕庫存增加。截至2018年10月5日當週,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735.4萬噸,較前一週的729.66萬噸增加5.74萬噸,增幅0.78%,較去年同期的442.1萬噸增加66.34%。豆粕總庫存量93.67萬噸,較前一週的88.66萬噸增加5.01萬噸,增幅在5.65%,較去年同期79.26萬噸增加18.18%。豆粕未執行合同量577.19萬噸,較前一週的472.12萬噸增加105.07噸,增幅22.25%,較去年同期的461.7萬噸增加25.01%。從近期豆粕現貨成交情況看,預計豆粕庫存短期難有大幅下降,這將進一步施壓豆粕價格。

養殖場補欄不積極

10月11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遼寧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送檢樣品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為非洲豬瘟。陽性樣品來自大連市普蘭店區一養殖場,該養殖場存欄生豬1353頭、發病20頭、死亡11頭。目前上述疫情已得到有效處置。

除了非洲豬瘟餘波未平,豬價在國慶節後也呈小幅下降走勢,侵蝕養殖戶利潤,不利於補欄,短期內豆粕需求環比或持平略降。

總體上,短期內,豆粕面臨調整壓力。中期看,四季度中國大豆進口量或同比大幅下降,國內豆粕供應緊張,同時非洲豬瘟對生豬存欄影響有限,關注後續發展。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