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遠月不宜過分看空

1、一週行情回顧

最近一週豆粕陰雲連綿,近月資金連續離場,市場信心不足,而今日甚至出現直線下跌走勢,遠月跌破年內低點;難兄難弟菜粕的形勢更加不妙,跌幅甚於豆粕;唯菜油延續強勁反彈走勢,相關品種豆油也出現短期止跌跡象;

豆粕主力1901合約周開盤3116,最高3121,最低3012,收盤3040,跌2.44%;菜粕主力1月周開盤2308,最高2323,最低2219,收盤2233,跌4.25%;菜油1月開盤6426,最高6461,最低6388,收盤6426,漲0.33%。

2、行情的分析

從基本面情況看,最近一週國內豬瘟疫情如陰雨綿綿不斷,豬價總體維持在14元/千克的水平,儘管仍然存在地區差異;豆粕現貨走貨緩慢,部分油廠豆粕脹庫,另部分油廠缺豆停機,油廠開機率下降;據天下糧倉數據,11月17日至23日,國內油廠壓榨總量169.48萬噸,較上上週的171.6萬噸下降1.23%,預期11月份壓榨量736萬噸,低於上月的826.56萬噸,也低於去年同期的756.52萬噸;到港方面,11月預期到港574.2萬噸,12月到港610萬噸,1月到港500萬噸,2月到港300萬噸;大豆庫存方面,由於此前油廠提前進口的儲備,庫存總量大幅高於往年,如下圖:

其次,貿易戰方面,隨著20國峰會的臨近,市場等待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如果談判順利達成和解,中美取消互相加徵的關稅,那麼大豆進口成本將大幅下降,而如果談判未達成結果,那麼價格恐有大幅反彈;

再次,最近中國和阿根廷就進口豆粕進行談判,但談判停滯不前,儘管阿根廷對此積極性很高,但中國政府出於保護國內大豆壓榨產業的考慮尚猶豫不決;此外,考慮到豆粕的實際保質期,直接向阿根廷進口豆粕也非上上之選;目前大豆進口關稅為3%(不含美國),豆粕進口關稅為5%;進口關稅不含東南亞國家; 對於直接進口豆粕的理解是,一旦中國允許直接進口阿根廷豆粕,那麼對國內壓榨產業將產生重大影響,最顯著的一點是國內壓榨產業的壟斷利潤的大幅縮水;

最後,考慮遠月1905合約,由於1905合約的定價主要因素是南美大豆的供應,而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播種面積擴大,且進度很大,如果天氣不出意外,那麼預期產量將超過或接近今年,加上美豆的豐產,世界大豆供應充足;而需求方面,市場擔心國內非洲豬瘟將嚴重影響豆粕的需求;故而兩相結合,市場對於遠期預期非常悲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人民幣貶值壓力仍然較大,較之年初,人民幣匯率已貶值11.2%,人民幣的貶值無形中增加了大豆等商品的進口成本;第二,南美天氣尚存不確定因素,目前的產量預期均是基於良好的天氣前提;第三,國內豬瘟疫情加速了生豬行業的去產能進程,按目前的生豬均價及遠月豆粕價格,規模豬場已處於較好的投資收益水平,而養殖利潤的上升將吸引資金投資規模豬場;

3、結論和建議

綜上所述,豆粕近期供需預期較弱,但仍然面臨著貿易談判的風險,遠月南美大豆供應預期充裕,但存在不確定性,建議豆粕關注為主,等待貿易談判形勢明朗,遠月不宜過度看空。

作者:XXX;來源:弘業期貨;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